2019-12-12・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12・旺報-綜合報導
美學者筆下 中國邊疆史觀迥異

美重視少數民族文字檔案記錄 不再集中傳統漢學

美國對於中國邊疆的研究起源於清朝末年、十九世紀後半期,部分史觀與中國人迥異,比如重視少數民族的文字檔案記錄,不以漢民族、皇權為中心概念等。大陸觀察者網訪問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暨歷史學博士候選人孔令偉,解讀美國學者的中國邊疆史觀。

▲美國19世紀後半,學習藏語的柔克義,是中國邊疆研究代表人物。(取自新浪微博@楊子非)
▲美國19世紀後半,學習藏語的柔克義,是中國邊疆研究代表人物。(取自新浪微博@楊子非)

孔令偉指出,美國學術界對於中國邊疆史的研究,起源於十九世紀後半期,奠基於二十世紀初期。主要繼承歐陸的漢學以及中亞語文學學術傳統。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柔克義(William Rockhill)、勞佛(Berthold Laufer)以及魏復古(Karl Wittfogel)等人。柔克義曾留學法國;勞佛與魏復古皆為德國萊比錫大學出身。

長期關注中國邊疆

另外,美國學界對於中國邊疆的研究也充滿現實關懷。例如第一位學習藏語文的柔克義,1905~1909年任美駐大清國公使,1910年於《通報》發表論文《1644-1908年拉薩達賴喇嘛與中國滿洲皇帝的關係》,為西方讀者理解當時的內地與藏地關係提供敏銳的觀察。
歐文‧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則是以大量實地考察,反映美國本土學界對於中國邊疆的現實關懷,體現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學界關於中國邊疆史研究在方法以及研究視野上的多樣性。雖然拉鐵摩爾曾任蔣介石政治顧問,但他和國共雙方高層都有來往。
孔令偉認為,拉鐵摩爾對中國邊疆的研究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漢學,主要研究以蒙古為核心的內陸亞洲;拉鐵摩爾曾周遊新疆、內蒙及東北等地,這與當時強調文本翻譯、研究的美國學院派漢學十分不同。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暨歷史學博士候選人孔令偉。(取自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臉書)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暨歷史學博士候選人孔令偉。(取自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臉書)

拉鐵摩爾結合現地考察與文獻,以歷史研究視角觀照當時內陸亞洲的地緣政治以及國際關係,可惜的是,後來由於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拉鐵摩爾被指控為俄諜,因此對美國學術界沒有留下太多制度性的遺產,間接造成美國冷戰時期的中國學研究,最終由以費正清為代表的沿岸海關以及內地研究為主流,內亞邊疆研究相形失色。

學科建制更趨多元

二戰結束後,一批歐洲學人移民美國,也有蒙藏籍學者受邀赴美長期講學,為美國的中國邊疆研究再添新血。直到冷戰結束前,美國學界中涉及中國邊疆史地的相關學者,其學科建制主要在蒙古學、藏學、阿勒泰學、中亞學乃至於斯拉夫研究,不再集中傳統漢學。
在冷戰區域研究風潮下所興起的中國研究,更關注中國沿海以及內地,以費正清所領導的研究流派一枝獨秀。換句話說,1945年至1991年間美國學術界涉及中國邊疆史研究,並不主要集中在中國研究或東亞研究,反而被歸類在內陸亞洲或者俄羅斯相關研究的學科脈絡下。

▲美國看待清朝史觀更注重少數民族史料,圖為清代八旗文物棉甲冑。(中新社資料照片)
▲美國看待清朝史觀更注重少數民族史料,圖為清代八旗文物棉甲冑。(中新社資料照片)

蘇聯解體後,蒙古、西藏以及中亞等地對於美國的地緣政治以及軍事戰略意義一落千丈,內亞研究連帶受到衝擊。在1990年代經費縮減的情況下逐步萎縮,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等過去內亞學研究重鎮紛紛收攤,僅剩印第安那大學布隆明頓分校在1993年將原有烏拉爾─阿勒泰學系改名為中央歐亞學系,成為此後美國唯一以蒙古、西藏以及中亞為主要研究物件的正規系所。
內亞研究逐步蕭條,美國的東亞研究尤其是中國研究,卻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成長,而愈加受重視。開始出現如羅友枝(Evelyn Rawski)、歐立德(Mark Elliott)與柯嬌燕(Pamela Crossley)等為代表的學者,反思過去中原中心或者漢文化本位的研究模式,也就是後來新清史的興起背景。

(記者/洪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