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亞洲水塔青藏高原 冰崩堵江

全球暖化最劇地區之一 陸研究建立預警體系

大陸2017年啟動青藏第2次科考,日前在北京發表調查考察報告以及《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冰崩堵江事件科學評估報告》,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院士表示,被稱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已是全球最重要、最脆弱和風險最大的水塔,影響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0多億人口。
科考隊基於高山冰川的水系統,確定全球78個水塔,依據這些水系統對於相鄰低地的重要性,及面對未來環境和社會經濟變化的脆弱性,對這些水系統進行了評估和排名,目前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

12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院士在冰崩過程ppt畫面前留影。(中新社)
12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院士在冰崩過程ppt畫面前留影。(中新社)

亞洲水塔 升溫速最快

姚檀棟表示,經過評估,發現印度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恒河─雅魯藏布江等16個「亞洲水塔」單元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單元。
不過,「亞洲水塔」也是全球暖化最劇烈的地區之一,升溫速率是全球平均的2倍,氣候變暖、變濕,冰川加速退縮、湖泊顯著擴張、冰川徑流增加、冰崩等新型災害出現,甚至引起亞洲季風的改變,災變風險日益增大,冰崩、冰湖潰決等災害加劇。

2019年7月2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對羊卓雍錯簡稱羊湖「亞洲水塔」水量測算。(新華社)
2019年7月2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對羊卓雍錯簡稱羊湖「亞洲水塔」水量測算。(新華社)

以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為例,過去50年間,冰川面積已由5.3萬平方公里縮減至4.5萬平方公里,退縮15%;高原多年凍土面積由150萬平方公里縮減為126萬平方公里,少了16%;青藏高原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數量從1081個增加到1236個,湖泊面積從4萬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萬平方公里,雅魯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徑流量呈增加趨勢。

觀測與適應 預警防災

全球變暖是大趨勢,姚檀棟不諱言,雖然能預做一些「減緩」工作,但「適應」始終是核心,也需要建立相應的預警體系,把損失降到最低。
以冰崩堵江的現象為例,表示藏區人煙稀少,當冰崩攜帶的冰磧物造成堵江,外界很難知道,都得等到上游水位上漲,水淹到民居時,才會發現問題所在,屆時,疏散居民恐怕來不及,因此,科考隊針對「亞洲水塔」水汽輸送模式,開展3D立體觀測,提出「觀測─模擬─預警一體化」集成方案。(記者/廖慧娟)

小靈通-亞洲水塔

原意是指喜瑪拉雅‧青藏高原地區,涵括約2.43萬條冰川,總面積達3.2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融水量約360億立方公尺,僅次於極地冰蓋,被稱為地球第三極。這個區域由不丹和尼泊爾掌握20%,80%位在大陸境內,地廣人稀,平均海拔超過4500公尺,能攔截季風─西風水汽,是全球中低緯度冰凍圈最發育的地區,可有效存儲水資源,「冰川、凍土、積雪、湖泊、陸地」的生態系統,對河川徑流具有調節作用,因而孕育黃河、長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薩爾溫江(即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7條亞洲的重要河流,影響20多億人的生存環境、生態平衡。(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