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旺報-專題報導

2020-04-03・旺報-專題報導
三部曲記錄中國 為西方拓展視野

深度穿行14年 何偉默默觀察及紀實

正當中美陷入口水戰,相互掣肘對方媒體、驅逐記者之際,以「當代中國三部曲」等作品感動中外的美國籍非虛構(non-fiction;紀實)作家、記者、教師何偉,即便聲名大噪,仍選擇默默在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作育英才,成為普羅大眾心目中最知名、也對中國最友善的美國人。
中文名何偉的Peter Hessler,1969年6月14日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在美國新聞學搖籃密蘇里州成長,1992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英文系,獲得羅德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研習英國語文與文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又獲頒密蘇里大學名譽博士。

大陸一家三口在濟南「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畔自拍。(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一家三口在濟南「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畔自拍。(新華社資料照片)

屢獲美最佳旅遊寫作獎

1996年,他參與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赴中國工作,那時僅識得20個漢字,包括團裡為他取的中文名:何偉。在四川重慶涪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英語科教英文。兩年後移居北京任記者跟自由撰稿者。1999年起,歷任《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撰稿人。屢獲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
何偉開著車穿行中國14年,寫下了關於當代中國的紀實三部曲:2001年《江城》、2006年《甲骨文》、2010年《尋路中國》。3本書在兩岸各有繁簡譯本,也各獲殊榮,《江城》獲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得《時代》周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他也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2011年後,何偉一度舉家遷居埃及開羅,任《紐約客》中東記者。2019年8月,再舉家搬到四川成都,任中美合作的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助理教授。

陝西一村莊的一對夫婦用竹簍背著從鎮上買回的生豬。(新華社資料照片)
陝西一村莊的一對夫婦用竹簍背著從鎮上買回的生豬。(新華社資料照片)

民眾從自卑轉為自信

何偉說:「我在中國的工作不是改變中國,也不是改變中國人的想法。我的工作是幫助人們正確了解中國人現在關心的是什麼,他們最看重的是哪些東西。」強調「我想讓美國人了解中國的普通人。」
去年9月何偉受聘為川大匹茲堡學院助理教授,開了「敘述新聞」(narrative journalism)、「英文寫作」(English Composition)等課程,不僅是該校熱門課程,也吸引各地眾多粉絲慕名而來。
大陸《成都商報》旗下紅星新聞網報導,何偉受訪時說:「20年前,如果出版《江城》,中國人可能覺得我是罵中國,那時沒有這樣的書。外國人寫中國,他們特別敏感,覺得外國人可能是取笑或者是看我們不好。但現在他們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更加自信了。」同時他感到,與自信一同到來的是壓力。

2019年10月5日,北京八大處公園推出文化遊園會。(中新社)
2019年10月5日,北京八大處公園推出文化遊園會。(中新社)

見到變化希望及能量

紅星新聞指出,中國人知道何偉,源自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他對3書一視同仁說:「《江城》寫的是我剛到中國時的生活,都是關於我自己的故事,比較有特色。《甲骨文》可能是最有深度的,當時讀的書比較多,採訪的人比較多。《尋路中國》的第三部分,我在麗水一個開發區採訪了好多人。那時候我已經有差不多10年的中國經驗。採訪時,我比較了解他們的情況,也覺得當記者的工作比較好。這3本書都有我喜歡的原因,各有各的特色。」
據報導,何偉對中國的興趣,源於他1994年首次中國之行。他和一個牛津大學同學赴10多個國家旅行,他們從北京一路向南……6周旅行,看到:「這是一個有變化、有希望、有能量的國家。」旅遊之後,「我決定要回來。」他知道自己正在見證歷史:「這段時間對中國現代歷史來說比較重要,所以我要記錄,不管出版不出版。」
50歲的何偉表示,「我的目標是寫一些特定的地方和人物,因此我嘗試盡可能地了解這些主題,希望我能很好地理解。」「我喜歡寫一些讓我花很多時間與他們在一起的人。」他說:「最好讓這個人足夠舒適,我的目標是達到不再需要提問的地步。我只是觀察,而不是互動和提出問題。」(記者/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