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旺報-綜合報導

2018-07-03・旺報-綜合報導
貓熊不只賣萌 經濟效益年逾2100億

陸搶救瀕危物種 投資回報高達27倍

可愛的貓熊(大陸稱大熊貓)萌翻全世界,不管是「留洋」海外的貓熊,或是大陸「本土」貓熊,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深受各國人士喜愛。事實上,今日人類能看到野生貓熊實屬不易,根據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拯救瀕危貓熊的努力不僅有益於該物種,還能產生經濟效益。

生活在大陸西部山區竹林的貓熊可以說是人們最喜愛的動物。但近幾十年來,貓熊的生存陷入窘境,這主要與人類入侵其棲息地有關。1990年,貓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後,大陸開始努力拯救貓熊使其免於滅絕。2016年,貓熊從瀕危物種列為易危物種,顯示社會投資已開始在貓熊數量恢復上獲得回報。

四川近年來地震不斷,幸好皆未影響到熊貓復育。(取自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四川近年來地震不斷,幸好皆未影響到熊貓復育。(取自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護林儲碳有益生態

美媒報導原題為「研究稱保護更多中國大熊貓棲息地的做法正獲得豐厚回報」,據一篇載於《現代生物學》雜誌的論文,透過國際科學家團隊新研究顯示,拯救瀕危貓熊的努力不僅有益於該物種,還有助於經濟效益,自然生態也受益。
首先,為了保護貓熊,政府必須保護森林,從而為生活在保護區內和周邊的民眾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使森林能適合種植莊稼和放養牲畜、存儲並清潔淡水、提供木柴和許多有用植物,此舉能幫助儲碳,並且有助防止水土流失。
考慮此類因素,科學家們計算出的結果是,貓熊保護區每公頃森林每年產生的平均生態服務經濟價值是632美元。大陸共有67個貓熊保護區,所覆蓋的廣袤土地加上約7.09億美元文化價值,使這些保護區在2010年產生的總價值達到約26億美元。

2017年2月13日,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台灣8名大學生參與大熊貓飼料製作。(取自《福州日報》)
2017年2月13日,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台灣8名大學生參與大熊貓飼料製作。(取自《福州日報》)

周邊農民收入增64%

若將有關全球文化價值納入在內,這些保護區每年將帶來總額高達69億美元(約2109億台幣)的經濟價值,約相當於保護這些棲息地成本的27.1倍。
此外,學者指出,保護貓熊棲息地同時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狀況。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貓熊保護區所在的川陝甘三省居民年收入平均增長56%,而保護區周邊農民年收入平均上升64%。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擴大15%的自然保護區面積,並提高15%的供給服務和調節服務水準,投入成本將增加到2.92億美元,而總收益將增加到32.2億美元,收益相對成本的比例會更高。(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