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消費潛規則」大多是商家的「不成文規定」,或「商業慣例」,消費者即使不情願再掏錢,但往往因為已完成部分消費行為,無法違約或解約,通常只能被動接受,但已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
日常消費領域成重災區
大陸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祕書長李偉民指出,「消費潛規則就是不明顯的、不公開的、法律
法規以外的規則。」而且屢禁不止,每次消費者維權、主管機關取締後,就會變得更加隱蔽。其中,日常消費領域往往是重災區,比如金融保險、日用品維修和餐飲等。
針對普遍存在的消費潛規則,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訪問了2015位民眾,發現僅有18.2%的受訪者沒有碰過,8.1%的人完全不知道是否有類似經驗,但有高達73.8%的人曾遇過,又以裝修、家居產品和電子產品等3大領域的商家最容易有「消費潛規則」;若不幸碰上消費陷阱,59.6%的受訪者認為維權不易,也有67.8%的受訪者建議完善立法,打造對消費者友好的法律環境。
64%直接找賣家協商
如果真的不幸遇到「消費潛規則」,64%受訪者會直接找商家協商,41.1%的人會找維權部門投訴,也有26.7%受訪者會在網上發文指責,11.3%的人向媒體求助,希望透過網友或媒體力量,向商家施加壓力,並提醒更多消費者注意,不要再受騙上當;也有高達36%的受訪者會選擇忍氣吞聲,就當做是花錢買經驗。
出現「消費潛規則」且民眾持續上當的原因,59.9%的受訪者認為是容易忽略或不懂規定,也有55.3%的受訪者歸因於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過度保護,52.6%的受訪者認為消費者是弱勢一方,只能被迫接受,41.3%的受訪者認為是行業壟斷造成,35.5%的受訪者覺得是維權途徑不暢通,消費者投訴無門。
消費者受騙上當又自認倒楣或被迫隱忍的行為,反而導致商家「消費潛規則」大行其道。李偉民表示,「消費潛規則」現象普遍存在,是因為有些商家很了解消費者的心理,並「善加利用」,要徹底杜絕,得靠消費者的自覺,掏錢之前,要先問清楚產品或服務範圍,是否有附加費用,最好能以白紙黑字載明,或留存手機交易截圖等證據,一旦發生糾紛就可據以主張權利。
(記者廖慧娟/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