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划著小船穿梭在蘆葦中,是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淀放鷹人的生活常態。他們知道哪裡的魚更多,哪裡的魚更大、更肥美。魚鷹們站在小船上精神抖擻,彷彿是在號角聲中出征的將士。這樣的場景在白洋淀已經越來越少,養魚鷹人的後代出行遠去,使魚鷹捕魚技藝傳承面臨困境。
鸕鶿
在大陸,鸕鶿又稱魚鷹,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全球有39種鸕鶿,大陸有5種。根據文史資料,西元960年,中國和日本就已利用鸕鶿捕魚,目前也只有這兩個地方仍沿用這種古老方法捕魚。
為防止鸕鶿吞食大型魚類,會在鸕鶿脖子上繫草繩,鸕鶿入水捕到魚後會躍出水面,漁民把牠拉上船,捏著牠的嘴,魚兒就被倒出來了。鸕鶿捕魚曾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今更多數是為了表演給遊客觀賞。(李鋅銅)
魚鷹(也名鸕鶿)的外形像鴨子,全身黑色的羽毛,黑色中還透著藍綠紫色的光,威風凜凜地站在鷹架子上,只等牧鷹人發號施令。魚鷹的眼睛是綠色的,可以看清河中的大魚小蝦,不放過任何一條魚蝦。老白洋淀人都說「三隻魚鷹養一家」,可見魚鷹的捕魚量有多麼龐大。
脖繫草繩避免吞魚
每年春秋兩季是魚鷹捕魚的高峰期,漁民帶著魚鷹下水捕魚,將捕到的魚賣掉賺錢。在魚鷹下水前,漁民會在牠們脖子上繫草繩,避免魚鷹捕到小魚就吞下去,只能讓漁民收走。「當然我們也會丟給它們小魚吃,作為捕魚的獎勵。」但因養魚鷹人家漸少,再加上魚鷹本身的低繁殖率,很多養魚鷹人的後代都沒有繼承這門技藝。
63歲的張西華是新安縣圈頭鄉橋西村的村民。「我兒子已經不再養魚鷹了,他現在和兒媳婦一起在北京搞水產生意,一年也回不來幾次家。」張西華說,他現在有11隻(魚鷹),張老雨比他多,有16隻。「他主要跟他兒子一起弄,兩個人總強過我一個人。」
努力堅守延續技藝
65歲的張老雨也是橋西村村民,和兒子一起養魚鷹,但兒子是在他較忙的時候才幫忙。「現在正在家裡弄小鷹呢(剛出生的小鷹放在家裡的鷹窩中),但現在他也不太想幹了,想自己出去找事情做。」
張西華說,如今整個白洋淀也就只有14家養魚鷹了,但過去可是家家戶戶都養魚鷹。「比如我吧,我家是祖祖輩輩養魚鷹,我爺爺的爺爺就開始養魚鷹,到現在已經有六代人了。我12歲就開始養魚鷹,真的就是養了一輩子的魚鷹。」張老雨也說,養魚鷹的人越來越少,失傳了也沒辦法,無人繼承啊!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滿載鸕鶿行。鸕鶿斂翼欲下水,只待漁翁口裡聲。」描寫的就是魚鷹捕魚的場景。魚鷹捕魚是白洋淀人的記憶,雖然目前養魚鷹的人正在減少,但這些養魚鷹人一直堅守著,努力將傳統技藝延續下去。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