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小年」歷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意即從臘月二十三到二十九,每天都有事情占著手,一直忙到除夕。「小年」這個節日很有意思,它日期不定,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則是臘月二十四。但不管怎樣,勞碌幾乎一整年的人們,都籌畫過一個舒服的新年。
「過年謠」流傳於大陸各地,個別字詞雖略有不同,但開頭一句幾乎都是「二十三,糖瓜粘」。所以,吃糖瓜是小年很重要的習俗。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麥芽糖,還要摻上一些黃米,熬製而成,粘性很大,如果拉伸成長條,就叫「關東糖」;搓成扁圓形狀,就叫「糖瓜」。古時,糖瓜又叫「膠牙餳(音同行)」。
糖瓜是必備品
糖瓜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做為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物品,送給「灶王爺」。民間年畫上的灶王爺,形象總是慈眉善目的老頭,有時還配上「灶王奶奶」的畫像。依據風俗,人們要在小年祭灶送走灶王爺,端上一盤糖瓜。具體儀式,大概是先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紮一草馬,把一塊黏稠的糖瓜粘在灶王嘴上,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即為「辭灶」。
民俗學專家蕭放說,祭灶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灶君的名稱在戰國時已出現。民間日常生活難免有吵架甚至打架等不良行為,人們擔心灶神打小報告,於是與其拉近關係,俗稱「媚灶」。給灶王爺供灶糖時祈禱「辛甘臭辣,灶君莫言」,期待對方上天多說好話。
寫春聯做剪紙
除了祭灶,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掃年」,即掃塵,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寫大字」也是過小年的習俗,就是寫春聯,貼在大門上,會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句子,表現美好願望。手巧的人,則開始做剪紙、貼窗花了。
民間認為,送走灶神到過年這段日子,叫「百無禁忌」,沒有灶神管著,做事情比較隨心一點。民俗專家蕭放說,民俗有時也很有彈性、很有趣,但實際上是老百姓的自我調節。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