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翻轉台影視 楊志光搏網劇新天地

積極與兩岸OTT平台合作 推類型劇

台灣影視產業低迷許久,預算低、戲劇產量少、本土劇或偶像劇等同類作品多,漸漸在華語市場失勢,近年如導演王小隸、夢田文創蘇麗媚等有志之士一直為振興台灣戲劇市場努力,現在又多了一個專注於為行動與OTT平台開發精緻原創戲劇,同時運營內容IP投資、開發、行銷與發行的「七十六号原子」。

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楊志光過去曾任HTC北亞資深行銷總監、Yahoo!奇摩娛樂事業處以及多家知名唱片公司。他表示,「2015年成立KKTV時,發現台灣影視產業面臨轉換壓力與10年前的音樂產業非常類似,音樂產業進入串流平台數位化的過程中已死過一輪,所以開始思考台灣影視產業在OTT的浪潮下,如何能夠轉型。」

七十六原子董事總經理楊志光盼凝聚台灣影視圈新銳世代力量,讓台灣戲劇浪潮再起。(七十六原子提供)
七十六号原子董事總經理楊志光盼凝聚台灣影視圈新銳世代力量,讓台灣戲劇浪潮再起。(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原生內容很重要

對他來說,2018年之前是OTT 1.0時代:「大家都想把電影、戲劇內容直接往網路搬,很像10年前音樂串流平台向唱片公司談授權,簽好約之後,唱片公司直接把音樂母帶交給串流平台拷貝一樣。」
但2018年以後都不一樣,美國Nextflix、Hulu、韓、日、大陸的影音平台,加上迪士尼、華納、HBO、福斯等內容業者自行經營的平台進入台灣,讓已擁有40多個本土OTT平台的台灣進入戰國時代,也讓業界發現內容,尤其是原生內容很重要。
過去台灣戲劇市場的主要創作者是商業電視台,主攻4歲以上閤家觀賞的大多數觀眾,大多是偶像劇或都會愛情劇;在此同時,以公視為主的部分業者開發社會議題劇。
後來楊志光發現OTT發展很多短篇內容,或5、6集,每集60分鐘的精品劇,有很大空間可以把類型劇做好:「創意產業往下發展就一定要分眾,但一個市場無法養活小眾,要走向全球化。」

提出3年30部作品計畫

因此,楊志光提出3年30部影視作品計畫,針對各種分類找題目及台灣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年輕團隊,根據OTT型態開發內容:「這是個巨大的市場,因為全世界都想看中文內容,但台灣過去中文內容都是偶像劇。」
因此,楊志光成立「七十六号原子」,進行IP營運,每部投資600萬元起跳為目標,對外收3種故事模式,其一,100分鐘的新創電影,以網路平台播出及參加影展為主;其次,是每部7至8集、每集5至15分鐘的「電速劇」,可整合為100分鐘的連續故事,可像長劇集般在愛奇藝等平台,也可分集在抖音、快手等短片平台;第3種類型是6集、每集60分鐘戲,先把一個故事說好,一季季說下去。
接著楊志光要做的是讓七十六号原子吸納創投與製作公司合作,例如KKTV、今年行政院新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國發基金是投資金主。楊志光說:「由我來做莊,做30部作品的莊,應可在台灣創造一個新的戲劇製作規格。」希望以台灣文創實力,以類型劇打出網路平台新天地,與兩岸的OTT平台合作,放眼國際,為台灣影視業找到更大的出路。

大陸電視劇《都挺好》劇照。(取自豆瓣網)
大陸電視劇《都挺好》劇照。(取自豆瓣網)

台編劇放眼兩岸

進軍大陸多年的數位台灣編劇認同七十六号原子的作法,表示台灣的確有堅強文創實力,但台灣新銳團隊的創作格局要放大,多一些國際觀,不要被政治綁架,才能豐富作品的可看性。
長年與大陸團隊合作的編劇們表示,在台灣當編劇很幸福,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只要內容不違法,有人願意投資拍攝,觀眾願意看就好;為大陸團隊寫劇本,報酬的確很好,但純以市場導向定製劇的做法,例如改編IP等,會讓編劇失去主導劇情的空間。
雖然變得被動,但台灣編劇適應這種模式後,也學到不少心得。例如《琅琊榜》、《都挺好》、《大江大河》等劇的製作人侯鴻亮已有從編劇、導演到攝製團隊等完整班底,可主導劇情走向、後續行銷方式;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旗下有多家子公司,製作的劇包括《老男孩》、《楚喬傳》、《宸汐緣》等,開拍前都利用內部評分制,客觀解析每齣戲的市場與目標顧客群,準確找到劇情適合置入的廣告或品牌。
因此,編劇先根據已確定的主角人選,編寫第一版完整劇本;開拍前,行銷部門介入,把第一版劇本吸引進來的廣告或品牌告知編劇,再寫出有置入劇情的版本等,劇殺青時,行銷部門宣傳發行計畫也始執行,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完整產業鏈。
台灣七十六號原子的做法,與大陸內容業者的作法類似,等於在台灣開闢新市場,讓更多台灣編劇、創作人才有發揮空間;畢竟互聯網時代更適合現代觀眾的是網路帶來的行動收視習慣以及市場需求。(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