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109歲高齡辭世的國家文藝獎得主,繪畫家王攀元念茲在茲的回顧展,終在今年如願開幕,文化部長鄭麗君雖百般感慨:「很遺憾我們還是沒能來得及。」但也希望藉著畫展讓台灣民眾認識這位「蘭陽畫壇祭酒」,也從他的畫中看見台灣文化融合的樣貌。
王攀元出生於江蘇,早年在上海美專奠下基礎,1949年來台則落腳於蘭陽平原,而作品中有許多對人生流離的感思,以及對故鄉的情懷,他每每從台北到宜蘭的火車上,感慨著蘭陽平原「那麼像我出生的故鄉!」鄭麗君表示,王攀元像是一棵飄到蘭陽平原的種子,卻也落地生根,見證台灣文化的豐富性。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指出,王攀元早在1987年就曾在史博館的國家畫廊舉辦過個展,他畫宜蘭的流浪狗,畫的其實也是自己的身世。他畫中獨特的孤寂,多被指為反應了時代的集體情結,表現出橫跨社會的整體心態,其作品中強烈的「離散意識」以及「日久他鄉是故鄉」的轉折,都在看似簡單的線條中,呈現出對於土地的熱情。
《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開展,包括前史博館館長黃光男、張譽騰、近出爐的行政院文化獎得主謝里法等人均出席並呼籲視王攀元作品為台灣的公共財。王攀元之女,王多慈憶及父親曾召集兒女表示,這輩子唯一且最大的心願是要成立自己的紀念館,「要把畫作,手札和作畫的工具都保留下來。」
(記者/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