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上海派技術的75歲旗袍老師傅林錦德,曾經是蔣經國夫人蔣方良指名的旗袍師,身懷超過60年的技藝,如今眼力還是很好,穿針引線都沒問題。他13歲當西裝學徒,14歲改學做旗袍,熬了2年出師,後來到以前在台北衡陽路的華美旗袍工作,「店裡有10幾位師傅,蔣夫人給其他師傅做了幾件都不滿意,後來指定給我做。我比較龜毛,注意小地方,幫她把縫份藏起來,穿起來比較舒服。」
對於過往的榮景,林錦德表示,以前外交場合中,政府會送旗袍給外賓當禮物,「師傅還會去飯店幫外賓量身。」蔣宋美齡特別喜歡旗袍,甚至一度規定公務人員都要穿旗袍上班,衡陽路上旗袍店開滿街,「以前在華美,師傅有10幾、20幾位,做衣服的台面有限,縫紉機也只有3台,都要看準時間去用。」
將西式造型融入傳統
37歲時林錦德離開老東家自立門戶,因為承襲上海派的精緻做工,不少官夫人慕名而來。不過好景不常,90年代之後,做旗袍的人愈來愈少,老店也都紛紛關門,許多旗袍師傅只好改行。林錦德後來承接了老東家的兩個品牌名,工作室改叫「上海華美漢唐」。擔心沒人傳承一身絕活,不只徵學徒,也找來68歲的老同事陳家順回鍋幫忙,延續超過一甲子的旗袍精神。
林錦德不只做傳統旗袍,懂西服的他,也在旗袍中融入西式的造型,「以前旗袍多做連袖,有些地方不會那麼貼合身體,我改做成西裝袖,把袖子另外接上去,看起來就會很合。」下擺也不只有傳統的收攏造型和開衩,也能改做A字甚至魚尾拖擺的款式。
林錦德表示,如今很多做旗袍的老客戶都「睡覺」去了,現在客戶多是新娘為婚禮訂做衣服,或者偶有單位來訂購正式場合穿著的制服。2015年,他請人透過網路貼出徵學徒的訊息,不少人慕名而來,想學傳統手藝。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意願接棒,林錦德也不藏私,「想學旗袍的人其實不少,以前師傅怕別人偷學,會藏在抽屜裡做事,我現在不藏,會的就趕快教。」
學生蹲門口只為拜師
林錦德現在通常還是負責量身、打版,然後讓學徒照著打樣裁剪、縫製。即使手上在做其他事,他總是一邊留意徒弟手上忙著的細節,態度嚴格,縫的不夠平整、邊緣沒有收好,他都一一指出來要求重做。他說以前的師傅很嚴格,「徒弟聽不懂,就一掃把敲下去。現在學徒都是大人,年紀大學得比較快,就不會這樣教了。」
劉乃綾是北一女、台大森林系畢業的高材生,因為喜歡手作,大學畢業後決定到日本念服裝學校,學習服裝製作。學成回台後,原本打算到服裝公司上班,得知有旗袍店在徵學徒,就毛遂自薦,決定追隨林錦德學手藝,「師父原本也不收我,但我不肯走,就在工作室門口蹲了一個早上,師父才說好吧!結果一待下來,一年多就過去了。」
劉乃綾表示,相較於設計服裝、成立品牌,她更喜歡製作服裝的過程,也想在藉由過去學習洋裁的經驗,將西方與東方的概念融合,「我想在旗袍裡尋根。雖然不一定真的能在當代的旗袍裡,掌握到傳統或文化上的意涵,但我唯一能確定的,是它很美,而我為它癡迷。」
(本報系記者/許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