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示著整年最熱的「三伏天」也即將到來。在沒有冷氣的古代,古人都怎麼消暑呢?澎湃新聞網日前解讀敦煌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原來古人會利用飲用清涼井水、穿著吊帶裝來消暑;而古代「佛系青年」還會利用抄經,來達到心靜自然涼的效果。
莫高窟第302窟的窟頂西披中,隋朝時期的3名男子正從井水中汲出清涼的井水,來為自己沖涼。其中,一名紅衣男子將掛有繩子的木桶送往井底,等到桶中的裝滿水時,利用槓桿原理與重力,繩子一頭的橫竿便會將木桶給帶上來。
一頭栽進水盆最涼
五代時期的莫高窟第146窟西壁中,則是描繪一名男子彎下腰,一頭埋進清涼的水盆中,看了也不禁洗去滿身的暑意。但如果這樣都不能讓頭腦涼快,那就剃光吧!同為五代的榆林窟第16窟東壁中,就有2名滿嘴紅毛的胡人並肩而坐,正在被2名漢人剃頭。其中,2人滿臉無奈的眼神好像是在說「麻煩剪涼一點」。
說到消暑,還有什麼比跳進水裡更涼快呢?盛唐時期的第148窟東壁就描述,一群淨土世界的小孩脫去衣衫,在朵朵蓮花裝飾的池子中戲水,看起來好不愉快。而在唐朝初期的第220窟南壁與第329窟西壁佛龕上,則能看到吸收外來文化的唐朝穿衣風格。當時的小朋友大膽穿起露胸襟與手臂的吊帶褲裝,且不管是紅搭綠的撞色風,或是條紋的復古時尚,唐朝小孩都能輕鬆駕馭。
三伏日算是國定假日
榆林窟第25窟北壁中唐則描繪,一名信奉佛教的青年跑到山林間避暑,同時也為了不讓自己閒著,就手拿起毛筆抄寫經文起來,頓時間身心靈都得到了清淨,還有什麼比這更「佛系」的呢?
敦煌文獻S.6537卷記載,「六月三休(伏)日,昔賈誼避三伏,以其盛夏,六月三庚日,南方有鳩鳥至,以助太陽,銷鑠萬物,故損害於人,是以避忌之此日也。」描述西漢著名學者賈誼為了「避三伏」,跑到長沙來避暑;不過,其實是他上奏要更改漢代的禮儀制度,遭到官僚與宗室群起反對,而被漢文帝放逐到長沙。
話雖如此,古代確實是有避暑的習俗,根據唐代官府規定,小暑之後的三伏日算是「國定假日」。報導指出,古代人也許比現代人還懂得生活哲學,在忙碌有休憩之中懂得找到平衡。
動手指護文物
敦煌研究院日前開始「數字(數位)供養人」募資計畫,全數金額將用於莫高窟第55窟的數位化保護。該院文創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鵑指出,「數字供養人」的概念源自1650多年前,古人為了尋求佛祖保佑,出錢出力於敦煌開窟成為「供養人」;如今,民眾透過網路捐款就能成為供養人,還能透過互動點擊獲得「智慧錦囊」。
「傳播敦煌文化需要創新載體,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先堂指出,該院於2017年與騰訊合作,啟動「數字(數位)絲路」計畫,將最新的科技應用在敦煌文化的保護與傳播,而首個計畫就是「數字供養人」。
民眾透過網路與敦煌文獻互動,就能隨機獲得敦煌壁畫中的「智慧錦囊」。這些錦囊是由研究院精選30多幅壁畫的一部份,以原始的解說結合日常生活用語與場景,形成一系列趣味中帶點智慧的金句。例如:「只要功夫練到位,在哪都是C位」這個錦囊,就是來自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上部的菩薩圖。
張先堂表示,敦煌的文化雖然是屬於佛教,但它的精神是和平、開放、包容、創新,與中國文化深度融合;例如「經變畫」,就是用畫像來解釋佛經的內容,這完全是中國自己創新的佛教藝術,「創新是面向未來的價值所在」。
(記者/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