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旺報

2018-07-10・旺報
北京中軸線申遺 徵求各方意見

文物局長指出 不可過分修繕、須修舊如舊

北京目前已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也正緊鑼密鼓地展開申遺。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日前除指出,「不能拆了真文物、扶植假古董」外,並強調文物不可過分修繕,必須「修舊如舊」;「本年下半年,我們將邀請國際組織的遺產保護專家到北京,來贊助我們出主見、想舉措。」

3日出席「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操持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舒小峰與3位關注文物保護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就北京民眾關注的中軸線申遺進行討論。對於永定門的箭樓、甕城是否需復建,在場的政協委員即各有不同的看法。舒小峰表示,2004年復建永定門城樓時即已遇到類似爭議,但至今仍莫衷一是。

北京啟動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幾名兒童在北京正陽門城樓下溜冰。(新華社資料照片)
北京啟動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幾名兒童在北京正陽門城樓下溜冰。(新華社資料照片)

覆蓋老城約65%面積

「我們今天在辦理三位委員關於申遺過程中的箭樓和甕城的復建,要徵求各方面意見,特別是市民和專家的意見。」舒小峰坦言,國內外專家對文物、遺產的原真性與完整性,仍存有不同看法;他同時也透露,中軸線申遺過程當中,包括天橋正陽橋一帶將進行一些考古工作,並可望以適當的形式向民眾展示。

「實際上我們講中軸線申遺是明清北京城的傳統中軸線。」舒小峰說明,中軸線這條「北京脊樑」分為遺產區、緩衝區兩部分,覆蓋老城約65%的面積。現今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共7.8公里。

目前中軸線沿線已確定的14處重點文物,包括永定門城樓、天壇、先農壇、正陽門、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天安門兩側的太廟與社稷壇,北京故宮、景山、萬寧橋以及最北端的鼓樓與鐘樓。

天壇公園內的祈年殿。(新華社資料照片)
天壇公園內的祈年殿。(新華社資料照片)

周遭環境也將改善

舒小峰並提到,中軸線沿線一些「不協調」的建築,包括超高、體積過大或屋頂顏色刺眼,未來都將納入環境整治的對象。「現在我們正在制定相應的整治規則和工作計畫,將來把規則和計畫進一步細化,爭取一處一策、一樓一策。」

在舒小峰眼中,「不能拆了真文物,建設假古董」,既是起點、也是終點;中軸線上文物保護的關鍵,即在於「修舊如舊」的原則,也就是不能採取過度修繕的做法。

「將來我們站在永定門城樓或者景山、鐘樓、鼓樓這些重要的制高點上,將可以看到壯美的北京中軸線。」舒小峰擘畫出中軸線未來藍圖與整體風貌,屆時不僅擁有十幾處重要的文物遺產點,整個中軸線的周遭環境也將獲得有效的改善與保護。

(記者/賴廷恆)

兩位國外的遊客在參觀修復後的前門歷史文化街。(新華社資料照片)
兩位國外的遊客在參觀修復後的前門歷史文化街。(新華社資料照片)

旺報觀點 保護與申遺 兼歷史、文化雙重意義 

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文化遺產,被列為「建築五宗師」之一的梁思成曾讚嘆,「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透過中軸線的保護與申遺,重現當年天子腳下帝都的道地「京味」,可謂兼具歷史、文化雙重意義。
目前北京市已然確定,以2030年為提出中軸線申遺的基準點。始建於元大都、距今已有超過750年歷史的中軸線,不僅堪稱北京老城的脊樑,更是「京味」的靈魂所繫。包括太廟、社稷壇、天壇公園內住戶的「騰退」,以及源頭為什剎海的玉河,可望再現700年前「水穿街巷」的景致,必然能替中軸線申遺大大加分。
梁思成口中的北京,「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而今中軸線沿線的現實景象,卻是57處會館與名人故居,成為民眾居住的大雜院、存在安全隱患者達34處,占文物總量的近60%。
但進退取捨之間,需有「捨」、「得」的智慧與遠見。國際間申遺對於文物建築的真實性、完整性具有其高標準,除不可一味「拆真建假」,務必「修舊如舊」外,更需挖掘、彰顯出中軸線文化遺產的歷史與文化底蘊;重塑老街道、老胡同、老院落,由點至面的「京味」風貌,才能挺起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樑。「捨」棄一些不必要的復原、重建,北京中軸線才「得」以申遺有望。(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