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7・旺報-綜合報導

2019-07-07・旺報-綜合報導
想健康長壽 先固養精氣神

古聖先賢從不同角度涉及「人身三寶」概念

精氣神的概念,《老子》、《莊子》、《孟子》、《黃帝內經》等從不同角度有所涉及,中醫也涉及「存精」「養氣」「守神」理念。

所謂的精指的是人體有用的物質基礎。廣義的精,包括對人體有用的所有精微物質,如精、血、津液,分布於人體各個部分,有不同作用。
狹義的精,指腎所藏的精,是人與生俱來的先天之精,又稱「元精」,源於父母,帶有祖輩的造化之基,可促進和影響個體生長發育;腎精所化的氣,能夠抵抗內外環境的各種致病因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生殖之精是本人所有,帶有先天之精的烙印和訊息。至於後天之精也稱「水穀精微」,來自飲食的營養物質,供給人體日常生命活動。

氣為臟腑經絡推手

氣是臟腑經絡的背後推手。狹義的氣,指運行全身、肉眼難見、活動力很強、類似自然界氣態的極細微物質,可推動津液和血的運行,控制體內液態防止無故流失,促進體內物質代謝、能量代謝作用。
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生命動力,所以有「元氣」之稱。體內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元氣也可以由元精化生而來,存於丹田。
後天之氣指呼吸之氣與水穀之氣。元氣啟動生命活動,為後天之氣的攝入奠定基礎,而後天之氣又不斷培補先天元氣,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至於後天之氣是如何補充先天元氣,往往是在深呼吸作用下,讓氣能下納丹田,宗氣下滋元氣。

《老子》、《莊子》、《孟子》、《黃帝內經》等從不同角度涉及精氣神概念。
《老子》、《莊子》、《孟子》、《黃帝內經》等從不同角度涉及精氣神概念。

元神主宰生命活動

神指的是元神日損,識神日益。先天之神又叫「元神」,就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一套人體控制系統,可自調節或主宰人的生命活動。後天之神指「識神」,是後天的學習以及各種生活經驗記存而來,它的作用就是主管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若過於活躍,就會干擾元神對人體的自調節功能。
從相互化生的角度,精化氣,氣化神;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
養生學上強調精充、氣足、神旺是人體健康的標誌,精虧、氣虛、神疲是疾病或衰老的狀態。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
中醫認為,寡慾養精、寡言養氣、寡思養神。慾多則損精,縱慾不但會丟失過多精液,同時也損及五臟之精。
精氣神學說也可用於內修,精為基礎,固腎強精為築基之要;氣能化神,可作為氣化的動力而生精,所以養氣是要務,但內修的較高階段都強調「調心」。
一切內修鍛鍊方法,都是以全精、全氣、全神為原則,目的都是為了好好固養精氣神,最終達到健康長壽。
(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