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綠洲上市搶流量 引爆陸版IG爭霸

小紅書強勢依舊 日產30億次圖文用戶黏著度高

究竟何者能成為大陸的Instagram?日前微博發布社群新產品「綠洲」,不僅應用界面與主打圖片、視訊線上分享的Instagram高度神似,也與每日產生30億次圖文、視訊內容曝光的「Red」(中文名稱「小紅書」),產品定位方面高度重疊。為此大陸網友紛紛熱議:大陸「社群之爭」似已進入下半場。

「綠洲」官網上聲稱,此一應用定位為生活時尚社群,內容涵蓋穿搭、美食、旅行、美妝、運動等。若按公測表現來看,「綠洲」界面與Instagram相似,並透過微博導流、明星進駐等方式拉動平台成長,短時間內即取得相當程度的下載量。目前產品雖遭臨時下架,但已成功點燃「中國Instagram」的熱門話題。

活躍用戶數不減反增

綠洲鼓勵用戶透過圖片分享穿搭、美食等話題。(取自新浪微博@新浪科技)
綠洲鼓勵用戶透過圖片分享穿搭、美食等話題。(取自新浪微博@新浪科技)

爭相成為大陸版的Instagram,只因臉書旗下的Instagram,自2010年10月發布以來,迅猛成長之勢,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10億的月活躍用戶。也讓大陸網路公司找到學習對象,視為「社群應用的鼻祖」。
彭博指出,若Instagram為獨立公司,估值有望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於兩個滴滴或3個百度的量體;2012年臉書收購Instagram時,其估值僅7.15億美元。如今大陸「社群之爭」邁入下半場,Instagram依然扮演著核心關鍵詞。
「社群之爭」的戰場上,「小紅書」的相對優勢仍舊顯著,每日產生30億次的圖文、視訊內容曝光,其中70%的分享出自於UGC(使用者原創內容)。Quest Mobile的數據顯示,「小紅書」的日活躍用戶數量並未因下架而受影響,反而拉出一波歷史新高。

標記生活凝聚興趣

2013年成立的「小紅書」最初因跨境電商而竄起,但其核心定位始終為「社群」。2017年「小紅書」開始褪去跨境電商的色彩,自我標榜為「生活方式Instagram社群」;Slogan也由「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改為「標記我的生活」。
「做用戶的集合而不是內容的集合」,為「小紅書」邁過跨境電商進入社群平台的重要一環。「小紅書」首席產品官鄧超曾再三強調,「小紅書」是一個社群即城市,提供的是內容即服務。在他眼中,當使用者的基數逐漸成長,平台只需確保個性化分發,所有使用者都能在平台內容中,覓得本身的興趣點。

標榜生活式社群 小紅書磁吸陸青

大陸的「社群之爭」,因微博推出新產品「綠洲」而更加白熱化;之前豆瓣也推過「豆田」、「泡芙」兩款種草應用,今日頭條也嘗試孵化「新草」切入社群市場。7月底「小紅書」下架後,「代替下載」小紅書業務反在淘寶上竄紅,累計銷量過萬,某種程度也「間接側寫」出「小紅書」的不可替代性。
大陸「社群」的發展概念由來已久,由最早的大學BBS論壇,至天涯社區、豆瓣、貼吧等興起與沒落,如今則有嗶哩嗶哩、知乎、小紅書等迅猛崛起。用戶超過七成為90後的「小紅書」,已成為年輕人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平台、消費決策入口。
「小紅書」的「生活方式社群」定位,切中時下年輕族群的實際需求,並滿足其表達欲望。「小紅書」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平台用戶數已逾3億,月活用戶數超過1億。「小紅書」每日社群筆記曝光次數超過30億次,其中高達97%的內容由UGC(使用者原創內容)貢獻,每日曝光量中的UGC內容亦占70%。
「小紅書」的內生式增長動力依然存在,據市場研究機構Quest Mobile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APP下架後,「小紅書」的日活躍用戶數量不降反升,尤其7月31日當天,更以2577萬的日活量創下歷史新高。
針對Instagram的模仿、複製,已成大陸「社群之爭」進入下半場後的核心關鍵詞。重新上架的「小紅書」雖仍保有競爭優勢,但能否成為「中國的Instagram」,則取決於「小紅書」的用戶聚集、內容生產機制,究竟能走多遠。

(記者/賴廷恆)

大陸民眾使用小紅書。 (取自新浪微博@中國之聲)
大陸民眾使用小紅書。
(取自新浪微博@中國之聲)

小靈通 小紅書

大陸網路購物、社群平台,成立於2013年6月,官網號稱已逾3億用戶。用戶與名人可分享產品評測、旅遊目的地介紹,即「種草筆記」。有媒體把小紅書與臉書旗下的Instagram相比較。(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