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06・旺報-綜合報導
航太發祥地 神祕單位隱身北京

陸最大飛彈與火箭研製基地 成立逾一甲子

大陸1956年10月成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專門研製飛彈。大陸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隔年11月成立,是為大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前身。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1958年遷往北京南苑,開始建設大陸國內最大的飛彈與火箭基地。

手搖計算機 運算彈道

大陸飛彈事業在60年代起步時,經歷一段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研究人員起初設備十分短缺,甚至只能用簡陋的手搖計算機進行彈道運算。
大陸火箭彈道設計專家、大陸中科院院士余夢倫回憶,在那個創業維艱的時代,每個同仁都十分愛國,且相信中華民族能夠順利克服科學難關,在這種心態激勵下,全體研究人員上下一心要做好這個產業。
大陸航太產業累積60多年的經驗,至今仍留下草創初期倡導的創新文化。以1964年大陸發射東風二號飛彈為例,當時氣溫高達攝氏40多度,出現飛彈推進劑氣化外溢的問題,影響飛彈射程。

2016年10月27日,工作人員對火箭進行總裝。 (新華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提供)
2016年10月27日,工作人員對火箭進行總裝。
(新華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提供)

太陽系團隊 展現亮點

時任解放軍中尉的王永誌在專家會議上建議,不應該再增加飛彈的燃料,而是要調整推進劑的比率。此話一出後,馬上受到眾人反駁,甚至有人直呼王永誌的想法是個「笑話」。不過錢學森獨排眾議,接受王永誌這個大膽的建議,最後順利完成東風二號的發射任務。
航太工程背後的英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團隊,這種精神也在火箭院充分體現。以余夢倫主導的小組為例,這個團隊由老員工負責技術監督、對外公關;由中年組員擔任團隊的技術總舵手;而青年骨幹則提供大量的資料與實踐經驗。老、中、青組員團結成為最大力量,這就是大陸航太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火箭院黨委書記梁小虹說,這裡每個人的發展軌跡不同,但就像太陽系的行星一樣,每個人圍著一個焦點旋轉,又各自劃出不同軌道,在每個軌跡交會處展現出精彩的亮點,這種運作模式就是院內的「太陽系團隊」文化。

(記者/賴志昶)

 

旺報觀點  經濟力做後盾 陸航太領域直追美俄

大陸5日中午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這是大陸首次在海上進行航太發射,填補了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空白,為大陸快速進入太空提供了新的發射方式。
與研發軍事武器相同,航太領域的研發,都是耗費金錢與人才的工作,大陸近年來的航太領域的發展,已經直追美國與俄羅斯,靠的就是厚實的國力基礎,以及年年高度成長的經濟實力,也就是「口袋夠深」,才能讓火箭研發進展迅速,相信不久之後,就能追過經濟不振的俄羅斯,當然也有可能迎來超越美國的一天。
誠然,大陸大力研發運載火箭,並且從液體燃料進展到固體燃料,除了商用的目的之外,難免也會為了軍事用途。運載火箭在研發應用上,都可能一變成為彈道飛彈的載具,在必要時都能搖身一變成為軍事武器,為黨和國家提供服務。
像是這次搭載成功發射的7顆衛星,平時都是商用衛星,但也都能迅速轉為軍事衛星用途,而現在圍繞著地球上空運行的數千顆衛星,愈來愈多是大陸所發射上去,數量不斷增加,不管是用於衛星定位,或是氣象觀測、救災救險等,當然也能成為軍事情報用途。
在航太科研及人才培養方面,大陸向來毫不手軟,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過去有許多關鍵技術還要掌握在其他國家手裡,但在大陸近年來不斷地克服攻關突破之下,像是北斗衛星的精準度已經不輸給美國的大品牌,並且還有可能更精準,這在商業用途或是軍事用途方面,都是好消息,當關鍵技術不再靠人時,就能擁有與人叫板的能力,不再受制於人。
尤其是這次成功在海上發射,為僅次於俄羅斯的全球第二個國家有此技術,超越美國,有著很重大的意義,是大陸航太事業的一大跨步。而這也可以看出,大陸無論在民用或軍用各領域的航太發展,在強大厚實的經濟實力做靠背之下,正在如騰起般飛躍,未來更可能主宰航太方面的世界。(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