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飛機工業製造的大陸第五代戰機殲-20已被選為新一代航母艦載機的消息近來甚囂塵上,然而可能已落選、由瀋陽飛機工業製造的FC-31「鶻鷹」,卻傳出在揚州建立兩條生產線的消息,顯示其參與大陸新一代航母艦載機競標的企圖心仍然相當旺盛。
《新浪軍事》報導,近期揚州某區獲得國資委注資確認,用以建立兩條軍用飛機生產線。目前相關設計研發聯動,以及相關企業和當地互動民建已經開始。消息雖未明確指出和FC-31「鶻鷹」有任何關係,但依今年3月瀋飛公司在揚州建立「協同創新研究院」後,在院門口矗立大型FC-31模型,其意義不言可喻。
報導也指出,「鶻鷹」要在揚州建立生產線的話,僅一個協同研究院遠遠不夠,可能要將整個瀋飛的精華全部南遷,還必須在附近建立一個大型機場,才能完成新機試飛試驗的基本工作。而長三角空域是出了名的繁忙和緊張,蘇州這個經濟發達的大型城市,申請建機場多年都被駁回。大型客機C919的總裝和試飛工作也因同樣原因,不得不離開長三角地區到江西南昌落戶。所以「鶻鷹」如果真的在揚州生產的話,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主動往繁忙的航線上湊,實在不可理解。
報導稱,「鶻鷹」已有2架外形和內在大不相同的驗證機,據稱3.0版的原型機也正在製造,預計2019年底或2020年初可公開亮相。如果「鶻鷹」真的落戶揚州,其年產量將會在20架左右。以現在一艘彈射航母配備30至40架5代艦載機來看,「鶻鷹」的兩條生產線在10年壽命週期內能夠生產200架飛機,除去岸上艦載航空兵的訓練用機之外,還能夠滿足3到4艘航母的需求。
但這當中仍然存在另外一種可能,瀋飛在揚州建立的2條軍用飛機生產線可能一條生產「鶻鷹」,另一條則生產艦載無人機。畢竟艦載無人機會是未來的電磁彈射航母的標配,用於與載人艦載機協同作戰。現在殲-20正在開發的雙座型,就是應這種作戰模式的需求而誕生,兩名飛行員中,前艙主要負責駕駛和空戰,後艙主要負責資訊化感知和指揮無人機。(記者/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