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透露,國軍戰力最強的海軍陸戰隊,正進行兵力轉型規畫,將轉型為海上快速反應部隊,並準備建購氣墊船,取代老舊的登陸艇,建立一支能夠實施「超視距立體化」的海上快反部隊,以確保我國土安全。
海軍軍方官員說,兩岸一旦有戰事,陸地交通一定全斷,地面部隊兵力轉運有困難,陸戰隊在氣墊船快速運輸下,兵力可在海上移轉,不管是南兵北運或是北兵南下,走水路可支援反登陸作戰。
維修保養花費大
據了解,海軍司令黃曙光對陸戰隊轉型,並有意建購氣墊船也相當支持。事實上,今年4月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3卷第2期,由陸戰隊潘國振上校,撰寫一篇有關氣墊船對海軍兩棲作戰能力提升的研究,即看出海軍為陸戰隊轉型舖陳論述。
不過,也有軍方官員說,氣墊船做的最好的是英國,因為他是島國,但氣墊船維修保養非常花錢,所以包括英國、日本等島國,均未大量部署氣墊船替代一般登陸艇,主因就是氣墊船很難養,維修費用非常高。
贊成者認為,氣墊船在兩棲登陸作戰運用上有其優勢:首先,其高速的性能不僅可大幅度縮短艦岸運動(海上梯隊或舟波)的時間,也可提高運輸效率與生存能力,可使陸戰隊的快速部署成為可能;其次,可同時運載裝甲車輛、各型火砲與步兵部隊快速抵達灘頭,迅速在岸上建立打擊能量投入作戰。而快速反應部隊之所以最具威懾力,在於其具備快速投送能力。
嚇阻敵人軍事冒進
因此,海軍官員認為,擁有一支配備氣墊船的海軍部隊,勢必比配備傳統LCU通用登陸艇,擁有更快速的部署與突防能力,並可強化陸戰隊快速馳援能力。隨著戰場型態、作戰觀念的轉變,由兩棲船塢運輸艦搭載具有快速搶灘能力的LCAC氣墊船,應列入未來海軍的建軍規畫及軍備建案(自製或對外採購)項目,以加強陸戰隊快速搶灘能力,除可因應南海變局外,也可賦予陸戰隊除外離島增援外,還包括在台灣本島的河川或近岸實施突擊與滲透等多種戰術作為,達到嚇阻敵人軍事冒進,共同確保國土安全目標。
陸戰隊上校挺建購
海軍陸戰隊潘國振上校月前為文指出,海軍使用的戰車登陸艦(LST)、船塢登陸艦(LSD)及通用登陸艇(LCU)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由於多數船齡偏高,且設備與速度已不符戰場使用需求,自2014年起結合「合永專案」陸續建造新型LCU實施換代更新,但並未針對LST及LSD實施替換,兩棲戰力明顯不足,因此,海軍有建構兩棲氣墊船之必要。
潘國振論文刊登於海軍學術雙月刊,題為《氣墊船對海軍兩棲作戰能力提升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潘國振也主張在氣墊船加裝攻船飛彈,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構想一樣,只是載具不同,一是小艇,一是氣墊船。
潘國振指出,氣墊船可擔任海上掃(布)雷與反潛(艦)載具。由於氣墊船具有低磁性及氣墊與水隔離之特性,可安全通過水雷封鎖區域,而免於遭受損壞,可算是最理想的掃雷艦艇,加上可高速機動,在到達掃雷地點所需時間比傳統掃雷艦艇短,因此氣墊船很適合用來掃、布雷。
在防衛作戰中,可採用中小型全浮式氣墊船搭載布雷部隊,在台灣近岸周邊水域、淺水區或河川出海口快速布雷;或裝置掃雷設施實施掃雷,以開闢海上安全航道;或裝設攻船飛彈在近海水域向敵方艦艇實施海上突擊等任務;另一方面在實施艦岸運動時,可運用氣墊船與反潛直升機的相互搭配來強化反潛能力,以保護兩棲船團之安全。
文章還指出,氣墊船也可做為登陸艇,利用其速度快與兩棲性能的特點,以避開敵方重點防禦之地域,出其不意地在一般艦船所不能航行的海域出現,並將軍隊或物資從海上或岸上直接運送到敵方陸地。
海軍陸戰隊潘國振上校月前為文指出,海軍使用的戰車登陸艦(LST)、船塢登陸艦(LSD)及通用登陸艇(LCU)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由於多數船齡偏高,且設備與速度已不符戰場使用需求,自2014年起結合「合永專案」陸續建造新型LCU實施換代更新,但並未針對LST及LSD實施替換,兩棲戰力明顯不足,因此,海軍有建構兩棲氣墊船之必要。
潘國振論文刊登於海軍學術雙月刊,題為《氣墊船對海軍兩棲作戰能力提升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潘國振也主張在氣墊船加裝攻船飛彈,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構想一樣,只是載具不同,一是小艇,一是氣墊船。
潘國振指出,氣墊船可擔任海上掃(布)雷與反潛(艦)載具。由於氣墊船具有低磁性及氣墊與水隔離之特性,可安全通過水雷封鎖區域,而免於遭受損壞,可算是最理想的掃雷艦艇,加上可高速機動,在到達掃雷地點所需時間比傳統掃雷艦艇短,因此氣墊船很適合用來掃、布雷。
在防衛作戰中,可採用中小型全浮式氣墊船搭載布雷部隊,在台灣近岸周邊水域、淺水區或河川出海口快速布雷;或裝置掃雷設施實施掃雷,以開闢海上安全航道;或裝設攻船飛彈在近海水域向敵方艦艇實施海上突擊等任務;另一方面在實施艦岸運動時,可運用氣墊船與反潛直升機的相互搭配來強化反潛能力,以保護兩棲船團之安全。
文章還指出,氣墊船也可做為登陸艇,利用其速度快與兩棲性能的特點,以避開敵方重點防禦之地域,出其不意地在一般艦船所不能航行的海域出現,並將軍隊或物資從海上或岸上直接運送到敵方陸地。
(本報系記者/呂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