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7・旺報-專題報導

2018-12-27・旺報-專題報導
跨越國界 周飛虎的生命救援

《走出國門的解放軍》 對抗伊波拉 救護維和英雄

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大陸軍隊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解放軍出現在世界軍事舞台上,他們體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為維護世界和平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出《走出國門的解放軍》系列,走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2018年8月,北京,盛夏的一天。
解放軍總醫院整潔有序的外科大樓內,重症醫學科主任周飛虎,一襲白衣,語氣溫和,笑容溫暖。
周飛虎所在的重症醫學科被稱為「橫跨」內、外、婦、兒的危重症病人救治集中地。周飛虎介紹到,「每天我們面臨的可能都是生與死的考驗」。談起自己兩赴非洲的驚心動魄,他的語氣依舊如此謙和淡定,這是一種經歷生死考驗後的從容不迫。
轉運維和英雄,周飛虎寸步不離。
轉運維和英雄,周飛虎寸步不離。

抗擊伊波拉 創造生命奇蹟

2014年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疫情,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一次伊波拉疫情。2014年2月,第一例伊波拉病例出現在幾內亞境內,一個月後,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的病例達到了1萬多例,死亡5000餘人,國際社會談「伊」色變。
2015年,當周飛虎奉命率解放軍總醫院醫療隊赴利比亞參加抗擊伊波拉任務時,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
此時的利比亞平均溫度高達40℃,更可怕的是,由於伊波拉的流行,當地醫護人員感染後死亡超過一半,正常醫療救護已經處於癱瘓狀態。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周飛虎和戰友們十萬火急地投入到抗擊伊波拉的救治中。
時至今日,周飛虎依然清晰地記得大陸伊波拉治療病區收治的第一例確診伊波拉病人──她是當地一名小學老師,名叫Mulubah(穆魯巴)。「我記得很清楚,她來的時候非常緊張,而且病情非常重,為什麼?因為她本身有血糖高、糖尿病、高血壓這些基礎病,然後又合併了伊波拉的感染,在這之前呢,他家裡已經有親人因為感染伊波拉而死亡,所以她是極度的恐慌」,周飛虎說。
周飛虎在治療維和傷員。
周飛虎在治療維和傷員。
當時,治療伊波拉的疫苗還沒有問世,周飛虎和醫療隊專家們迅速會診,進行醫療救治,一方面控制基礎病,改善受損的臟器功能,每一天都根據病情進展,精心調整治療方案;另一方面也給她心理上安慰和輔導,「不用緊張,你要有信心,你一定會好的!」。經過精心的治療,穆魯巴奇蹟般地康復了。出院那天,穆魯巴開心地找大陸醫護人員合影。周飛虎的電腦裡,還珍藏著這張照片。
「這就是我們治療成功的第一個伊波拉的患者Mulubah(穆魯巴),她出院以後到了我們的駐地上,給我們的醫療隊員去合影,為我們的救治去按讚,就很high。一般來說我們見面會怎麼問好呢?用碰胳膊肘這種特殊的方式」周飛虎說的「碰肘禮」,是一種特別的禮節──在疫區,任何皮膚的接觸都有傳染風險,不能握手,只能隔著衣服碰碰肘關節。這是共同經歷了抗擊伊波拉戰鬥的人特有的感情表達方式。
在利比亞執行任務期間,周飛虎共參與接診患者61例,收治伊波拉疑似和可能患者38例,伊波拉確診患者5例,所在的伊波拉醫療病區救治成功率達70%,在遙遠的異國創造生命的奇蹟。

臨危受命 救治維和英雄

2016年6月,中國赴馬利維和部隊遇襲,戰士申亮亮不幸犧牲,多人受傷。看到電視新聞,周飛虎預感──他可能又要出征了。
作為軍隊的重症醫學專家,周飛虎擔任醫療組長,與醫療組其他3名成員馬上乘專機趕赴馬利,任務是:把受傷的維和官兵平安帶回家。
馬利,被認為是聯合國最危險的任務區,自2012年馬利陷入內戰後,境內武裝派系林立,恐怖襲擊頻發,至今已有上百名維和人員死亡,數百人受傷。
到了馬利,周飛虎發現,任務遠比想像中艱巨。4名受傷官兵中,兩名是重傷,而當地的治療條件極為簡陋,傷患在二級醫院初步治療後,迅速被轉往位於塞內加爾的三級醫院。作為醫療組中唯一一位重症醫學專家,周飛虎臨危受命,獨自留下照顧傷患。
首例救治成功的伊波拉患者穆魯巴與周飛虎合影。
首例救治成功的伊波拉患者穆魯巴與周飛虎合影。
幾名維和傷患都是因為炸彈爆炸受傷,除了那些看得見的骨折傷和外傷外,更可怕的是那些由於爆震導致的內傷,「比如,呼吸系統受到損傷,即使你輸氧氣,氧飽和度也不高」,周飛虎介紹到。
這時,周飛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溝通能力發揮了關鍵作用。20多天時間裡,幾位傷患陸續度過危險期。終於,周飛虎做了重要的專業判斷:可以回國了。
回國的飛機是普通的民航飛機,中間經歷一次轉機,大約30個小時的旅程,依然沒有供氧機,沒有監護儀,只有一個聽診器,一次次的聽診、觀察、幫助傷患運動,周飛虎形影不離。2016年6月27日,周飛虎護送著維和英雄,安全抵達北京。
因為兩赴非洲的優異表現,周飛虎獲得了二等功一次,被評為2017年度「最美援外醫生」,但在周飛虎看來,「那些救治的生命,各個活著的生命,是對我們重症救治醫生的最高的一個褒獎。」(取材自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