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4日,大陸與越南爆發赤瓜礁海戰,又稱南沙之戰。此戰解放軍完勝,陸方以1人輕傷為代價,取得南沙群島赤瓜礁等6個重要島礁。自此大陸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奠定後來南海戰略的基石,也是近年來大陸在南海「吹填造島」的前身,撼動美國在東南亞的霸權。
西沙海戰敗北後,南越放棄反撲西沙,轉向南沙群島。隔年北越統一越南,馬上接收南越佔領的島礁。1980年代,南海發現豐富油氣,周邊國家紛紛占領南沙島礁,大陸雖然一直宣稱擁有南沙群島的主權,但當時在南沙並沒有控制其中任何一個島礁沙洲。
機會不經意地到來,1987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委員會第14次會議通過《全球海平面聯測計畫》,要求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統一編號的海洋觀測站。陸方主動承建南海的觀測站,當時出席的越南代表也表示同意。直到11月,大陸確定選在永暑礁建立74號海洋觀測站,越南「大夢驚醒」,稱「要干預」。
隔年1月底,越南試圖占領永暑礁,被陸方攔截阻止,兩國海軍開始在這些島礁武裝對峙。3月14日清晨,雙方在赤瓜礁爭搶「插旗」,陸方說法稱,大陸士兵試圖拔掉越南國旗,爭奪旗幟過程中,一名軍艦副槍炮長在用手推開越軍瞄準的槍支時,左臂被子彈射穿。隨後軍艦加入戰鬥,「赤瓜礁海戰」爆發。
當時陸方以3艘護衛艦對抗越方1艘登陸艦、2艘武裝運輸船,居絕對優勢,越方艦船全數被擊沉。陸方僅1人受傷,越南資料稱,越軍有64人死亡。戰後大陸控制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重要島礁,終於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記者楊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