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旺報-專題報導

2019-08-06・旺報-專題報導
1995年李登輝訪美 引爆台海危機

江澤民下令對台灣南北海域射飛彈 戰火一觸即發

兩岸自1958年的金門砲戰後,戰火暫停了37年。直到1995年,美國打破將近17年不准台灣最高層領導人訪美的禁令,允許時任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此舉激怒大陸政府;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於1995年7月、1996年3月下令對台灣南北海域發射飛彈,兩岸危機四伏,戰火一觸即發。

1995年5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決定允許李登輝於當年6月赴美進行「非官方的、私人的訪問」,並參加母校康乃爾大學的畢業典禮。1995年6月7日至11日,李登輝順利赴美,往返途中經停洛杉磯、錫拉丘茲(位於紐約州西北部,距康乃爾大學1小時車程)、安克拉治3個城市;6月9日,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發表了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演說,宣揚台灣經驗,強調要突破外交孤立,強化台美關係。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曾化解台海危機。圖為2013年5月11日,該航母抵釜山參加美韓聯合軍演。(新華社)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曾化解台海危機。圖為2013年5月11日,該航母抵釜山參加美韓聯合軍演。(新華社)

李破訪美禁令 激怒北京

美方允許李總統訪美激怒了北京當局,認為美國蓄意在外交上挑釁大陸。在李出發前,5月23日,時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召見美國駐陸大使芮效儉,就美國政府宣布允許李登輝訪美一事,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同日,大陸外交部、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分別發表聲明,譴責和抗議美國。

同年5月26日,大陸外交部宣布,決定推遲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原定6月對美國的訪問;國務委員李貴鮮及空軍司令員於振武也分別中止了對美國的訪問;同年5月28日,北京決定暫停中美關於《飛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和核能合作的專家磋商。美國軍控與裁軍署署長和負責政治、軍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原分別定於當年6月和7月訪陸,也被要求推遲。

1995年6月8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訪美,並回母校康乃爾大學,引爆台海危機。(本報系資料照片)
1995年6月8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訪美,並回母校康乃爾大學,引爆台海危機。(本報系資料照片)

陸射飛彈 美航母巡台海

一時間,中美兩國副部長級以上的高層訪問和一些重要的雙邊磋商完全中斷。同年6月16日,陸駐美大使李道豫奉命正式通知美國政府,由於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造成了惡劣後果,他奉召回國述職。

除了外交抗議,北京當局更在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下令解放軍進行2次大規模飛彈發射演習,並推遲第2輪辜汪會談。

1995年7月18日,新華社發布新聞宣布解放軍將於7月21日至28日,舉行二炮部隊的飛彈試射演習,朝向距離台灣基隆港約56公里的彭佳嶼海域附近舉行飛彈試射。此番舉動,讓兩岸關係生變,劍拔弩張。1995年12月19日,美國指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戰鬥群通過台灣海域。

1995-1996台海危機
1995-1996台海危機

柯林頓訪陸 稱對台「三不」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期間,解放軍展開第2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緊張局勢令台灣的空軍和飛彈部隊進入最高警戒。1996年3月11日,美國自波斯灣加派獨立號航空母艦(USS Independence)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域,與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另一方面,解放軍海軍潛艇也緊急出海警戒。

中美降至冰點的外交關係,經過雙方外交官不斷斡旋,促成江澤民1997年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柯林頓1998年正式訪陸,並在上海公開闡述了美國對台政策的「三不」主張: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記者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