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周連番利多政策祭出,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公告調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機制,目的在改善制度並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利率。資深台商指出,大陸官方用意雖好,但要觀察是否真正落實,並擔心或可能導致放貸更趨嚴等;但也有上海台商認為,過去台企透過帳目調整避稅,卻導致帳面流水不好看難以貸款融資,有些經營老觀念應該調整。
大陸國務院上周常務會議指出,要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8月17日人行隨即公告,調整LPR報價制度,包含報價品類、納入統計銀行類型與報價方式等改制,從20日起實施。
例如LPR的新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上一定基點所形成,被視為變相降息、促進利率市場化,並有利降低未來銀行新發貸款利率。
面對人行釋出的融資利率下調利多,資深台商認為用意確實良好,期待能夠受惠,但也提出擔心中央政策到地方可能會打折扣。另外,新的利率訂價制度對中小銀行而言,因為利率降低或導致審查貸款趨嚴,對本就較難融資的台商可能另有風險。
但有上海台商抱持較樂觀態度,認為有時融資難問題,跟台企以往經營習慣有關。以前為了避稅,刻意將財報調整到出現虧損,反過來導致公司財報成績不好看,等到真要貸款時反出現難以融資的問題。
該台商說,有能力跟銀行談借錢才有機會,老有虧損別說大型陸銀甚至連台資銀行都不敢借,要認清台商在大陸算是個體戶,不像大陸國企有政策背後支持,虧損也能貸款,經營觀念應該改變。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