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藍綠對決日趨白熱化,連帶讓兩岸關係再度成選戰焦點。近日有大陸學者直言,明年的大選是「和與戰」的抉擇,此言固然有其立論,但若是從「獨與不獨」的角度來切入,跳脫傳統解讀,似乎更為恰當,也更容易為當前台灣民眾接受。正因為如此,藍綠總統候選人更有義務說清楚獨與不獨的利弊得失。
就在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不競逐總統大選後,藍綠選民歸隊,對決的態勢愈發明顯。面對這場關乎台灣未來的選舉,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理所當然成為藍綠無所迴避的重大選舉議題。
和戰抉擇說 過於恐嚇
有聲音認為從兩岸的角度來看,此次大選可以說是一場「統獨」的大對決,日前更有對岸大咖涉台學者朱衛東直言,從長遠意義來看,2020台灣大選無非就是關於兩岸「和與戰」的抉擇。
平心而論,無論從「統獨」對決抑或是「和戰」抉擇來照看這場大選,都有其論點所在,但若從台灣民眾關切的面向來出發的話,上述兩種解讀就有那麼一點「隔靴搔癢」了。
坦白說,站在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軌跡上,即使是認同兩岸終將統一的台灣民眾,絕大多數也會認為,目前還不到統一的時刻,因此將大選上升至統獨對決,難免有些現實。至於「和戰」抉擇的說法恐怕又有點過於恐嚇味道,似乎也難為多數台灣老百姓接受。
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這場台灣大選?較為務實又貼近當前台灣及兩岸局勢的認知,莫過於「獨與不獨」的對決,也唯有如此才能跳脫所謂「藍綠對決」的舊戲碼;換言之,明年選的不是顏色,而是台灣該往哪裡走的方向。
不獨 更符合民眾福祉
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是蔡英文或是韓國瑜,乃至其他總統候選人,與其整日陷入口水戰,還不如向選民講明白,「獨與不獨」的利弊得失,恐怕才更是當務之急。
事實上,只有「獨與不獨」的選項,才能較適宜的切合台灣當前情況,也只有從這個層面來照看,才能真正凝聚並從中找到台灣最大民意。不諱言,「獨」或許是某些人奮鬥一生的終極目標,但從當前國際局勢及兩岸關係而言,恐怕「不獨」,更符合台灣民眾生存福祉,而如何抉擇,蔡韓都該說清楚。(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