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為止,大陸的邦交國共180個國家。「大國外交」氣勢磅礡,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之初,其實在國際外交上很憋屈,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有美國支持,「漢賊不兩立」讓大陸吃足苦頭。但大陸從亞非發展中國家下手,加上本身改革開放,逐漸獲得國際認同,現在有豐厚國力為依靠,從區域外交到多邊外交,手法愈見嫻熟。
根據大陸外交部的邦交國建交時間表,1949年宣布建國時,只有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邦交國9個;到1950年才又有越南、緬甸、印度、印尼、丹麥、瑞典、瑞士與之建交。之後韓戰爆發,全球分為兩大陣營,對抗加劇,大陸要尋找國際友邦相對困難,其中一個重要轉折點是1955年的印尼萬隆會議。
談判建交打前峰
萬隆會議上,大陸首次站上國際舞台,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出席,面對亞非洲五十多個發展中國家,提出「求同存異」原則,對於部分國家指控「共產主義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殖民主義」,強調會議是要謀求團結發展,不要互相指責。也就從那一場會議開始,大陸開始尋找亞非洲發展中國家結盟,學會對貧窮落後國家提供援助。有資料顯示,即使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大陸仍沒有中斷對非洲窮困國家的糧食援助。
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前,外界對大陸很不了解。由於缺乏對外交流,民主自由陣營那時稱大陸為「鐵幕」。大陸自己則認為,建國之初,繼承屈辱的外交遺產,當時外交的宗旨,是保障國家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完整,擁護國際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於是先徹底清除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各項特權,以「談判建交」為原則,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領土完整性,並且反對帝國主義才是建交對象。
當時最大的壓力來自蘇聯,雙方領土交界處有許多不確定之處,毛澤東先擱置其中一部分,以換取蘇聯的支持。由於大陸鄰國多達12個(蘇聯解體後變成14個),周邊國家邊界問題必須一一解決,「安定四鄰」便成為首要之務,像阿富汗、越南、印度等國家,都是先將邊界問題解決,才有辦法建交。
中美建交改變國際風向
改革開放之後,大陸政治方向大改變,國內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外交工作也轉型,鄧小平等領導人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在美蘇兩大冷戰陣營之間,走中間路線。開始尋求跟日本、美國等建立外交連繫,以大陸的用語叫做「關係正常化」,昔日的「美帝」(美國帝國主義)成了國際友人。
1979年,大陸跟美國建交,拿到這個世界最強國的邦交認證之後,國際風向丕變,大陸在外交上一路斬獲;台灣則開始節節敗退,當時有人形容,中華民國外交部在那兩年,「每個月都有駐外大使降旗回國」。
大陸為了經濟發展,尋求以發展中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同時因為開放市場,經濟上獲得快高速穩定發展。自此之後,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展多邊外交,從東南亞的東盟到非洲的中非合作論壇,再到東北亞的六邊會談,大陸成為亞洲最強國家,有了國際話語權。
總的來講,大陸在外交手段上,已經形成固定模式。萬隆會議的「求同存異」原則,在後來與西方發達國家發展關係過程中,同樣適用,不強調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對話,妥善處理分歧,擴大合作利益。重點在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這也是大陸外交工作一以貫之的原則。
(記者/洪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