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10月15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9月CPI年增率破3%,是大陸自2013年11月以來,再次進入「3」時代,其中,以豬肉價格變動最劇烈,較去年同期上漲69.3%;相較CPI的上揚走勢,PPI呈現下滑趨勢,9月比去年同期負成長1.2%。
9月大陸CPI上漲主要來自食品價格上漲,比去年同期上漲11.2%最多;在食品價格中,畜肉類及禽肉類商品漲幅分別為46.9%及14.7%,受非洲豬瘟影響的豬肉價格漲幅更達69.3%,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另外,水果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7.7%,食品中只有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11.8%。
不致出現滯漲通縮
值得注意的是,CPI與PPI出現反差擴大現象,讓人懷疑大陸是否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對此,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認為,停滯性通膨主要與經濟成長率有關,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計維持在6.2%左右,第4季仍會成長。另外,雖然在貿易戰中,大陸失業人口增加130萬至150萬人,但整體就業人口達7億8千萬,失業率在開發中國家仍算極低,從這兩點來看,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膨。
還有,在扣除能源及食品價格後的核心CPI,9月分僅較去年同期上漲1.5%,比1至9月CPI平均漲幅1.7還低,也讓人擔憂大陸是否出現通貨緊縮現象。林建山認為,CPI計算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大陸國民所得提高使消費升級,消費者傾向追求進口、高價、有吸引力的產品,將產生示範作用,對經濟提升有很大影響。另外,在對美貿易戰的考量下,大陸轉向俄羅斯及中南美洲購買農產及肉類產品,但量少會使價格上升,綜合以上兩點,通縮的問題不太可能出現。
購買力增也是因素
林建山表示,目前對大陸CPI影響最大的因素確實是豬肉,不過近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後,未來有機會使豬價稍微下降。另外,大陸主要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力大增、高鐵完工拉抬偏鄉物價,都會使整體CPI上漲。
(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