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宣布將在年底前通過並實施「反滲透法」,連日來引發諸多爭議,多位學者對法案可能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政治大學大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就表示,通過「反滲透法」並不一定會增加美國對台灣的信任基礎。
盧業中表示,華府雖然尚未針對「反滲透法」表態,但整體來說,即便法案通過也不一定會增加互信;他解釋,過去美國曾經發生麥卡錫風潮,對這樣的法案,勢必會更加謹慎處理。
兩岸脫鉤更甚美中脫鉤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張大中則不認為美國會對此法案有官方表態,雖然蔡英文在政見發表會表明法案還有討論空間,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法案已成定局;他指出,這個法案很容易羅織罪名,將對人權價值有一定傷害,徒增人民困擾。
盧業中更提到,美國對大陸策略為「脫鉤(de-coupling)」、「推回(push-back)」,但不論是台灣大選或者「反滲透法」等,都讓台灣社會進入更加嚴重的社會分歧,兩岸關係正在「脫鉤」,甚至超越了美國與大陸「脫鉤」的速度。盧業中稱這為「戰略超前」,而這樣的戰略超前會帶來何種後續效應,是充滿不確定性、令人憂心的。
藍是既親美又理解大陸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則認為,「反滲透法」的立法宗旨,回應了美方顧慮與關切,兩岸的確存在一些訊息、安全的顧慮;但他認為,處理的方式有很多,若是法令執行效果造成更多成本,不一定會讓美國對台關係直線上升;美國也會關注台灣執行法規的方法,法令的執行要秉持無罪推定、正當採信,如果「反滲透法」通過,執法者要嚴謹對待。
李大中分析美國對台大選的態度表示,蔡英文若繼續執政,風險會更加提高,原因是美中貿易戰下,台灣無法置身事外;但即便是韓國瑜勝選,兩岸關係仍然存在巨大挑戰,他必須在國內取得共識、消除人民疑慮,同時讓美國有最基本利益的保障。
但李大中提到,台灣媒體時常讓大眾誤認國民黨親近大陸,但實則應為「既親美、又理解大陸」。(記者/蔡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