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30・旺報-綜合報導
陸2035年 全面實現工業化

2030年重大科技聚焦量子通信、人工智慧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信部前部長李毅中在一項論壇上指出,大陸正在積極追趕先進國家,預計到2035年將會全面實現工業化的目標。他也透露,近期大陸正在制定面向2030年的第二輪重大科技專項,量子通信、人工智慧等重大技術可望入列。

《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第五屆中國製造強國論壇28日舉行,李毅中應邀在會中發表演講時強調,大陸已是全球最大工業國,2010年就超過了美國,去年工業產出達30.5兆人民幣,今年預測成長5.6%,大概占全球1/4。大陸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最全的國家,500多種工業品中,220種世界第一。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新社資料照片)

科技創新力不足

儘管已是工業大國,李毅中認為,要正確認識大陸工業存在的差距和缺點。現在大陸是工業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是製造大國還不是製造強國,要清晰地看到大陸的短處。
他警告說,大陸工業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達到42%的高峰,此後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一路下跌,到2016年創下33.3%的最低點,應該高度重視製造業占比過快下降的問題,警惕工業被空心化、邊緣化的狀況。
他表示,大陸在很多高科技上表現仍不如先進國家,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目前有不少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受制於人。2015年大陸制定《中國製造2025》的時候大陸的自給率是20%,預計2020達到40%,2025年達到70%,而現在大陸在高端晶片、積體電路方面95%依賴進口。
他說,大陸的產業結構要加速改善,今年前3季大陸工業產能利用率76.4%,2006年年初的時候最低,大概是72.9%,現在有所提高,但是國際公認的產能利用率應該在80%到85%,如果低於75%就是嚴重過剩,大陸現在是76.4%,說明結構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學家,演示實用化量子通信產品的遠距離保密通話。(新華社資料照片)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學家,演示實用化量子通信產品的遠距離保密通話。(新華社資料照片)

李毅中提五大策略

李毅中指出,2018年世界品牌500強的排行榜中,美國是223家,占比約1/2,大陸只有38家,名列第五位,這和大陸是第一工業大國、第一製造大國是不相稱的。
他認為,大陸還要提高工業效率,大陸工業產出率約為22%到23%,而先進國家為35%到40%,這個差距很大。
他也提出邁向工業強國五大策略,包括1、加強自主創新。2、實施「網路強國」的戰略。3、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4、大力提升工業基礎能力。5、不斷改善經商環境。

(記者/龔俊榮)

觀點 陸加速研發創新 才能由大變強

最近大陸前工信部長李毅中提出警告,大陸雖是工業大國,卻不是工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固然有許多產品製造是全球第一,但是真正的核心技術,依然是由歐美日先進國家所掌握,大陸一度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試圖突破先進國家的封鎖,無奈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中美貿易戰,就是劍指《中國製造2025》,讓大陸不得不改弦更張,另闢蹊徑來提升自有的技術。
儘管大陸已可以發射火箭到外太空,高鐵也在大陸遍地開花,但是,此舉並不意味大陸已能追趕過美國的高科技,例如半導體的晶片技術,仍被美國等先進國家所掌握,如果不賣,恐怕大陸連火箭都無法升空。
李毅中的警告,不是沒有深意,正是要刺激大陸加速產業升級,提升研發能力,例如大陸已在規畫下一階段重大科技的研發計畫,特別將人工智慧等全球頂尖的技術納入,目的就是要突破瓶頸,取得領先的優勢,拉近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
大陸在2015年曾提出《中國製造2025》規畫,最大的目標就是要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可是卻被美國總統川普的中美貿易戰打亂了算盤。如今中方已很少提及《中國造製2025》,就是避免再刺激美方,加深彼此間隙。
其實,大陸也在調整戰略,不提《中國製造2025》,不代表著大陸捨棄邁向製造強國的目標,只是採取迂迴策略來進行。過去大陸擅長用補貼企方式來回饋企業,但是這種招數無法加速提振技術的創新,反而要直接補貼企業加速研發,扎根技術,不僅能杜川普悠悠之口,也可提升創新能力,讓大陸由大國變成強國。(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