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旺報-綜合報導

2020-02-29・旺報-綜合報導
大陸拚抗疫 激出超高生產力

口罩產能25天增6.8倍 7經濟大省企業80%復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大陸經濟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目前沿海各省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70%以上,口罩製造業更是在疫情期間展現強大的「平戰轉換」能力,全國產能從1月29日每天生產800萬個,25天後跳升到日均5477萬個,讓全球看到大陸舉國投入的高生產力。眼下的問題在於經濟必須要快速復甦,除了協調各產業上下游,如何刺激景氣釋放利多,是現階段重要課題。
多維報導,2月23日,中共召開由約17萬人參加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電視電話會議,中央與縣級政府直接對話,進行總體疫情防控和經濟工作部署。抗擊疫情的同時,如何快速恢復經濟,加速改革成為重中之重。從2月中旬以來,大陸新冠疫情似已度過凶險時刻,新增病例逐步減少。但停頓半月之久的中國經濟則烏雲罩頂,訂單違約、流動資金缺乏、員工難以到崗、配件不足,市場風險加大,問題集中爆發。

2月25日,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一家企業的行政人員為當天到崗的員工檢測體溫。(中新社)2月25日,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一家企業的行政人員為當天到崗的員工檢測體溫。(中新社)
2月25日,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一家企業的行政人員為當天到崗的員工檢測體溫。(中新社)

涉國計民生 立即復工

事實上,大陸在防疫的同時,即是一邊控制疫情一邊關注經濟,從1月24日至2月10日,短短16天,鄂豫冀湘魯閩浙粵等7個經濟大省的服裝企業、汽車企業、化工企業、醫藥企業,共三千餘家企業80%完成復工。醫用防護口罩從1月29日的每天約生產800萬個,10天內暴發增長到每日約2000萬個,截至2月24日,再提高到每日5477萬個,口罩產能在25天提升6.8倍。展現中國產業界從承平時期的經濟重任到全力開足火力的「平戰轉換」能力。
大陸央行也從2月初開始回應抗擊疫情和企業復工需求,2月3日至10日,央行通過逆回購累計向市場淨釋放流動性達1.7億元人民幣,各類財政資金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2月8日,國務院下達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要求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領域,要保障條件立即推動復工復產,重大工程和重點專案員工要及時返崗、儘早開工。

防疫期間,大陸要求涉國計民生領域立即復工。圖為2月3日,一名外賣員行經長沙五一商圈。(新華社)
防疫期間,大陸要求涉國計民生領域立即復工。圖為2月3日,一名外賣員行經長沙五一商圈。(新華社)

企業稅費 階段性減免

2月17日,人民銀行再次展開1兆元逆向回購(除9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再次淨釋放流動性1000億元),並將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中標利率下調至3.15%,下調10個基點。第一批3000億元的財政貼息貸款也通過商業銀行陸續發放到企業手中。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項措施並舉,使企業恢復生產後獲得緩衝期。
初步統計,迄2月24日,大陸各國有企業下屬的2萬餘家生產型子企業開工率超過80%,石油石化、通訊、電網、交通運輸等行業開工率超過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

2月26日,廣西桂林市象山景區恢復對外開放,來自廣東的遊客在象鼻山前拍照留念。(中新社)2月26日,廣西桂林市象山景區恢復對外開放,來自廣東的遊客在象鼻山前拍照留念。(中新社)
2月26日,廣西桂林市象山景區恢復對外開放,來自廣東的遊客在象鼻山前拍照留念。(中新社)

需求端疲軟 暫難改善

但加速復工的同時,另一層面的問題接踵而至,零售業、旅遊業、以及線下文化產業損失嚴重,大多數服務業的復工時間預計要推遲到3月。另一方面,即使製造業、基建企業率先復工,造血能力還必須過段時間才能恢復。現在工業體系分工明確,與之相配套的就是資源和勞動力必須自由流動,此前為了防治疫情,許多省市限制交通和人員流動,成為復產復工的障礙。
另一個更大的難題,則是疫情之後需求的恢復。企業復工復產,產品如何銷售出去、有沒有訂單才是決定企業生存的關鍵。疫情期間,經濟活動近乎停滯,消費和投資需求疲軟。據中國知名金融資料平台Choice顯示,截至2月18日,華南地區工業品指數較春節假期前下跌3%左右。目前,需求端疲軟現狀暫難改善。
通過對此次疫情教訓的反思,應急保障、衛生防疫、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等高達數兆元的建設需求,不僅應視作經濟運行的成本支出,也成為迫在眉睫的投資內容和高水準發展的動力來源。以政府投資為先頭,廣泛開放社會投資,通過金融和資本市場實質性改革和開放,中國的民生需求和投資市場才有機會釋放出應有的潛力。(記者洪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