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旺報-綜合報導

2018-05-21・旺報-綜合報導
美最終恐利用台擔責 制止陸威脅

台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記者潘維庭攝)
台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記者潘維庭攝)

台灣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扮演的角色為何?台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5月18日引述美國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的「攻勢型現實主義」指出,美國可能利用台灣「最終承擔直接責任者」以制止大陸威脅。他表示,美國明知《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挑動大陸神經,同意輸出潛艇關鍵零組件技術,都可能觸犯中共《反分裂法》,台灣要當美國的前衛部隊,當「卸責者」嗎?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18日舉行「兩岸關係發展與前瞻」座談會。劉瀚宇表示,蔡總統去年國慶重申「四不」,但大陸看來沒有承認「九二共識」,覺得她改變了,「四不」的內涵有待實際加強。他指出,目前半官方與官方停擺,在全球化時代下,「我們是否要回到冷戰時期的互不往來?」

劉瀚宇引述「攻勢型現實主義」提出者米爾斯海默的觀點,指受威脅的國家為實行「推卸責任戰爭」,會讓責任承擔者增加力量,嚇阻崛起的霸權國家。他認為,台灣有可能被美國利用,成為最終承擔直接的責任以制止大陸威脅。

劉瀚宇表示,若蔡政府配合的印太戰略對抗大陸,會把台灣帶到戰爭路徑,「我們是否願當美國的卸責者?是否願與大陸武裝衝突?」另外,中美貿易戰下,美方對大陸鋼鐵課徵高關稅,但大陸輸美鋼鐵排名僅為11,我國是第8名,出口金額占我國出口的10%,但台灣並未被豁免;美國對大陸祭出301條款,也會影響我方許多廠商,因為我們提供「中間財」的代工製造,「貿易戰下我們會受池魚之殃」。

淡江陸研所副教授張五岳則指出,最近跟北京智庫、涉台官員接觸,他們普遍認為,過去兩年到十九大以來,大陸處理大國周邊的基本趨勢,朝「正面、肯定、穩定」發展。如中印在洞朗對峙事件後現在能在武漢對談;中朝最近也有兩次會晤、李克強訪日後中日關係轉緩;南海的中越、中菲關係也改善。

大陸為何能做到?北京學者稱,原因是「多層次、多渠道的溝通協商對話,避免誤判」,不過這些學者對兩岸看法卻相對保留,認為現今兩岸「不確定因素、挑戰風險增加」。張五岳稱,相信雙方會有智慧在堅定維持立場、策略方法靈活下,讓兩岸關係獲得危機管理,不朝負面發展。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