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旺報-專題報導

2018-08-23・旺報-專題報導
國軍受掣肘 美軍「協防」不可靠

美限制我優勢空、海軍 轟炸共軍陣地

多人談到八二三炮戰,就說如果沒有美軍支援,國軍根本就打不贏。但從日後公布的史料可以發現:美方先是宣稱《協防條約》不適用於金馬;炮戰開始後,只在金門十二海里外「護航」,同時限制我優勢的空、海軍轟炸共軍炮陣地。

炮戰時負責小金門諸島防務的國軍前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在《八二三炮戰日記》中提到,當年炮戰,國軍的空軍、海軍都有絕對優勢,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空軍不能轟炸共軍炮陣地,海軍不能以(口徑更大、精度更好的)艦炮對共軍進行岸轟。

八吋炮僅射擊兩次

八吋榴炮在「八二三炮戰」中僅射擊兩次,戰果不明顯。(記者李金生攝)

據郝柏村向本報表示,當時金門能參加反炮擊的重型火炮才一百多門,而共軍重型火炮數量卻是我軍的八至十倍。

至於有人說:都是美軍支援的八吋榴炮,才迫使共軍停火,也不是事實。因為八吋炮遲至當年9月26日、29日才先後射擊兩次。大陸報告文學作家沈衛平經反覆查閱大量當時廈門前線的作戰文書,幾乎未提到金門使用八吋榴炮情況;而且郝柏村在10月1日的《日記》上也批評,八吋榴炮才到4門(有說12門)、只射擊過1、2次,便大肆宣傳。

炮戰一晃60年,由於政府不重視,蔡總統至今沒有主持過任何一場紀念活動,以致有關八二三炮戰的話語權,基本被美方和陸方所掌控。大陸方面宣稱,當年炮戰不是真打,而藉由打來「助蔣」,防止美國逼迫蔣公自金馬撤軍,但實際情況卻是共軍後繼無力。

共軍損傷較國軍大

據郝柏村表示,即使有鷹廈鐵路的運輸,一噸炮彈不過20多發,共軍在44天內射擊47萬多發炮彈,單靠鐵路運輸要一年的時間,而且共軍炮兵陣地不像國軍都已經地下化、堡壘化,炮戰的損傷比國軍大多了。因此,共軍想打,也打不下去。

還有八二三炮戰是首次有台灣充員兵參戰,人數占到金門駐軍的10%,意義非凡。

政府當年就非常重視參戰的台灣兵,例如郝柏村為鼓勵在小金門諸島參戰的1千多名台灣兵,就曾經以「班開伙」比「連開伙」吃得更好為例,教育台灣充員兵:中共叫「解放台灣」就是要把人民公社(吃大鍋飯)的制度帶到台灣,因此台灣人當兵保國,就是保衛自己的家庭生活制度。

1958年八二三炮戰時,大陸還沒有原子彈,美軍所謂「協防」都如此不給力;之後,1995、96年台海危機爆發,美國軍艦甚至連台灣海峽都沒進。可想而知,未來台海戰事若再起,美軍可能只會在台灣東岸的太平洋觀戰。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