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陸社會出現一種怪現象,一方面看似「消費升級」的面貌,可以海淘、手機打車、行動支付等,但同時又出現了「消費降級」的景象,比如拼團購買最便宜貨、出門選擇騎共享單車等。這種矛盾並存的情況正引發熱議,有人形容這並不是消費降級,反而是另一種社群消費時代的來臨,顯見大陸消費型態正在進行大變革。
最近大陸很流行這句話:「榨菜泡麵共用車,閑魚扁二拼多多」,反映出大陸的消費型態正出現改變。今年以來,順鑫農業、涪陵榨菜的業績與股價齊飛,拼多多海外上市,再加上一線城市房租大漲、民間消費總額成長趨緩,消費降級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不是貴就有品味
過去幾年,大陸消費者一味追求高品質、大品牌、只要是貴就認為有品味。如今這種現象正在蛻變中,尤其是近最近兩年來,可以明顯發現到,消費者似乎更青睞去品牌化的產品和價格更低廉的產品,也就是台灣所俗稱的「優質平價」商品。
大陸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老百姓愈來愈富裕,中產階級也成為消費的主力,然而生活壓力與成本卻也同樣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尤其是高額房貸已對財富造成排擠效用,使得中產階段儘管擁有高收入,實際消費力卻大不如前。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2020年,大陸的消費市場將達到6.5兆美元的規模,其中一半以上的消費總額是年輕一代(30歲以下的人)創造的,也就是出身在社群媒體時代的人。在這一主流消費人群的觀念裡,物品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高性價比就好,他們更在意購買決策背後的用戶標籤。他們買東西其實是為了給自己打標籤,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做一個相應的消費決策。
社群購物跨品類
蘋果公司董事、美國快時尚品牌 J.Crew前任CEO米基‧德雷克斯勒就直言:「如果你沒有沉迷於產品,沉迷於社群媒體,沉迷於數位化,你便無法成功。」在年輕的一代,社群媒體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有的消費型態都隨之改變。
現在民眾更多時間是花在社群平台上,很難再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記住某某品牌賣什麼東西。無數App或者公眾號,都是先聚集一群人,然後圍繞著這群有共同特點的人,賣給他們任何東西,可以跨越品類,這就是社群消費的時代。
由奢入儉 大陸當今消費主流
最近大陸的泡麵與榨菜賣得嚇嚇叫,讓人一時弄不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幾年大陸不是愈來愈有錢,拚命追求高價奢侈品,如今不再叫外賣,而是吃泡麵配榨菜,很顯然整個消費開始降級了,由奢入儉。這是否意味著大陸消費力開始降低,對正在轉換成消費引擎的大陸而言,不是當頭棒喝嗎?
觀察大陸的經濟發展軌跡,總是令人驚豔,例如一般都是先經過窗型冷氣再升級到分離式冷氣,而大陸卻是一步到位,直接跳躍到分離式冷氣,同樣地多數國家先經過固網再到行動電話,大陸也是直接跨進行動電話領域。電商發展依然是跳躍式發展,領先優勢獨步全球。
如今觀察大陸消費趨向,同樣有異曲同工的味道,尤其是在社群媒體崛起,大陸的朋友圈更是將此發揮到極致,社群消費似乎也躍居成大陸消費型態的主流。特別是社群消費朋友圈賣得不是高貴的奢侈品,反而是優質平價商品,正好符合當前中產階段的需求。
面對高房價、高房貸與高房租,中產階段原本的消費力已被磨得差不多了,很難再有餘力去追求名牌,如今隨著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回歸自我呈現的品味,反而更平實。近來大陸正在熱議這種現象可能陷入消費降級的瓶頸。
但是事實是否如此,不能如此簡單來看。生活本來就要活得自在,財富的多寡只是表徵,也不代表真正的生活品味,或許擁有名牌奢侈品可以炫富,但不代表你有格調。真正好的生活品質,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肯定,而不是靠名牌或豪奢來撐場面。
面對泡麵與榨菜重返人們的餐桌,有人認為這是消費降級,但是,實際上這只是反映生活的現實面,在龐大的債務壓力下,消費者很難有更多的閒錢去追求更高的享受,反而是要重新認真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恰當,或許,不再迷信名牌,過得更自在,享受優質平價的商品,這種消費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質的升級。
(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