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什麼是「改革開放」?講白了,就是「國退民進」,民營企業可以經營過去只有國有企業可以做的業務。過去40年,數以萬計的外貿企業為大陸的進出口奔走,而40年前,倒賣進口商品是要被槍斃的。
除了外貿企業,食品業的娃哈哈、家電的海爾、汽車的吉利、電商的阿里巴巴……這些位居產業龍頭地位的民企,不但為大陸民眾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及服務,同時也遠征海外市場,為大陸創匯。
在改革開放的40年間,大陸民企是爹不疼娘不愛,沒有政策保護、沒有銀行照顧不說,還經常面對「姓社姓資」、「你的第一桶金那來」的質問。近年來,姓社姓資的論戰停了,但政府對於民營企業的支持態度卻時有起伏。
舉例說,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還要「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宣示「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准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卻看不到「鼓勵民企參與國企改革」的內容。當中的變化,已經引起市場的關注。
就連大陸官方信誓旦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直到現在,也沒見到有什麼重要國企被民營資本「改革」了,相反的,國有資本卻利用「混改」政策進入民營企業。據BBC引用財新傳媒的統計,僅是上市公司,2018年以來就已經有近20家上市公司引入國有資本,在已經完成的9個案例中,國有資本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原本民企也可以靠一己之力,力爭上游,但2008年的一場金融海嘯,大陸官方的4兆救市資金,透過國有銀行轉到國有企業囊中,國企趁亂入市,或收購經營不善的民企,或低價搶占民企的市場,讓「國進民退」一發不可收拾。2010年大陸經濟復甦後,輿論開始關注「國進民退」的問題,但未見任何有效的政策措施來扭轉此一局面。
等到中美貿易戰爆發,產能過剩的問題益形嚴重,就有一群人出來幫國企出聲,要民企自動減產,把市場讓給國企。殊不知,國企正是產能過剩的最大禍首。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