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28・旺報-綜合報導
美艦南海補給日艦 陸艦尾隨監視

蘭州艦一度距離日美國軍艦僅約5公里

正當日相安倍訪問北京之際,日媒揭露,解放軍和美國、日本的船艦在南海發生對峙,美國軍艦在南海為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補給時,解放軍軍艦尾隨。陸媒形容,這是「中美日三國海上力量在南海進行一次近距離接觸」。

日媒《朝日新聞》報導,10月25日,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加賀號」和「稻妻號」在南海接受美軍的補給艦「佩科斯號」的燃料補給,整個操作過程大約2小時,期間,解放軍海軍「蘭州艦」近距離監視。
日媒稱,事發海域在大陸宣稱擁有主權的「九段線」之外的公海上,蘭州艦曾一度距離日本和美國軍艦僅約5公里,但美日在解放軍軍艦近距離「監視」下完成補給。

與加賀號近距離接觸

「加賀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最大船艦之一,滿載排水量高達2.6萬公噸,外界稱為「準航母」,有分析認為,該艦經過改裝後,可搭載F-35B隱身戰機。

陸媒《環球時報》10月27日稱,近期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加賀號」直升機航母、村雨級驅逐艦「電號」、秋月級驅逐艦「涼月號」組成的海上編隊,在東南亞、印度洋海域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海上親善」之旅。

這段期間,加賀號直升機航母沿途訪問了多個國家,並與多國展開海上演練,此次海上任務已經接近尾聲,加賀號編隊也已經踏上歸途,因此在途徑南海時,有了此次與解放軍海軍的近距離接觸。

大陸海軍蘭州艦(白色)在南海「監視」美日艦船。(取自《環球時報》)
大陸海軍蘭州艦(白色)在南海「監視」美日艦船。(取自《環球時報》)

海上拚刺刀對峙美艦

至於解放軍的蘭州艦,先前在南海與美國軍艦對峙中占據上風。今年9月30日,在大陸十一國慶前一天,美國海軍「狄卡特號」飛彈驅逐艦闖入南海島礁鄰近海域,蘭州艦對美艦予以警告驅離;當時蘭州艦逼近美艦,迫使其改變航線、駛離現場。兩艦最近時僅41公尺左右,情勢一度十分驚險。

10月2日,大陸外交部、國防部均回應,稱美艦闖入南海島礁的舉動是非法的,中國有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新華社官微對該事件還發文形容,海軍戰艦此舉無異於「海上拚刺刀」。

蓬佩奧:面對陸挑戰 美將強硬回應

議題,美方態度近期始終強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月26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大陸的「每一個挑戰都會得到美國強有力的回應」,會在「每一個領域進行應對」;蓬佩奧並指控大陸為建立「金錢帝國」,賄賂各國領袖,損害該國人民利益的基礎設施。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新華社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新華社資料照片)

蓬佩奧在電台節目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受訪時指出,川普政府意識到兩國間的競爭關係,大陸一些行為「對美國人民的利益造成威脅」,包含盜竊知識產權、貿易不平衡、南海衝突、對太空領域的發展和軍事擴張。

蓬佩奧還稱,大陸現在已經不同,「有能力在全球撒錢」,美國歡迎在公平、互惠基礎上與陸方進行商業競爭,但當大陸向各國高階領袖賄賂,以換取損害該國人民的基礎設施項目,將對這些國家帶來負面影響。蓬佩奧更稱,大陸建立「金錢帝國」的概念將損及他國,為美國利益帶來風險,美國誓言反擊。

另一方面,正值中美貿易戰,雙方互相施加懲罰性關稅之時,美國總統川普、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出暫定於11月29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G20峰會前會面,試圖解決目前的貿易爭端。

10月22日,美國海軍兩艘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其中一艘為勃克級飛彈驅逐艦柯蒂斯魏柏號(USS Curtis Wilbur)。(取自USS Curtis Wilbur DDG 54臉書)
10月22日,美國海軍兩艘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其中一艘為勃克級飛彈驅逐艦柯蒂斯魏柏號(USS Curtis Wilbur)。(取自USS Curtis Wilbur DDG 54臉書)

不過,前美國副總統錢尼的國安顧問葉望輝則認為,川普與習近平會面,即使在個人關係上可以相當熱情,但川普「在他希望看到有改善的領域上非常直率」,因此相信川普在貿易問題的立場上應該還是會非常強硬,不會有所退讓。

葉望輝10月26日在華府一場活動受訪時更指出,川習在G20峰會的會談,雖然首要重點是經濟議題,但一段時間以來,雙方的討論還涉及一些主要議題,例如大陸對南海的主權宣示、美方宣稱「自由航行」,以及兩艘美國戰艦通過台灣海峽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是川普會想到的問題。葉望輝強調,雖然自己沒有特別資訊預知川普將如何對習近平施壓,但川普政府內部都已提出對這些問題的擔憂。

(記者/潘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