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債券市場的違約正向常態化發展。據Wind統計,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來已經有126起信用債違約,涉及規模達到1165億元(人民幣,下同),均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2017年有43起債券違約,涉及債券餘額385億,2018年違約金額和違約檔數年增1.93倍、2.03倍。
隨著信用風險的加劇,市場上對民營企業債券的極端「一刀切」現象也已出現。不過在10月陸續出台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融資,民營企業融資情況隨後也出現了一定改善。不過,在信用債到期規模增加以及企業經營不確定性的影響下,2019年信用債後續違約情況恐將持續攀升。
公司債違約數量最高
Wind資料顯示,在126起信用債違約事件中,公司債(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發行,只在交易所流動)數量最高,有32檔;其次則是一般中期票據及短期融資券,分別有21檔和15檔,還有14檔超短期融資券、5檔企業債(多數由央企、國企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交易)。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指稱,今年經濟增速放緩,新舊經濟處於交接的過程中,部分產能過剩的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導致債券違約。其次,很多企業習慣於用短期融資去解決長期投資的資金需求,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一旦無法借新還舊,資金鏈便面臨斷裂的窘境。
陶冬認為,從長遠來看,打破剛性兌付也是債券發展的必由之路,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債券打破剛性兌付。
發債失利 多歸咎市場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民企和上市公司是2018年違約的兩個關鍵字。從資料來看,今年新增的41家違約主體中有30家是民營企業,占比達到73%;有15家為上市公司,占比37%。
債券違約的數量和規模均創出新高,帶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比如推遲發行和發行失敗的債券規模也刷新了歷史紀錄。
根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以來有785檔債券發行失利,涉及金額高達4.51兆元,僅12月以來就有17檔債券發行失敗或者推遲發行。對於發行失利的原因,有619檔債券歸因於市場,占比78.9%。
多家機構亦指出,雖然政策力度較大,但針對信用債違約改善仍以產業龍頭為先,其他企業違約壓力仍然較大,應重視明年經營惡化的風險。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