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旺報-專題報導

2019-01-09・旺報-專題報導
中美或達成協議 美商長提3要

羅斯:擴大進口、改革結構、落實執行

中美1月8日在北京進行貿易戰休兵90天期限內的首輪副部級經貿磋商的第二天會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樂觀預測,美中兩國的貿易談判很可能達成一個美國能夠接受,中國也能夠接受的合理解決方案。羅斯對CNBC表示,當前的貿易問題最容易解決,而智慧財產權和市場准入之類的執法問題及結構性改革問題解決起來比較困難。

羅斯提出,解決分歧的中美貿易協議要有三個內容,首先,也就是最容易做的,中國擴大從美國進口商品,進口更多的大豆,更多的能源等。第二個是中國的結構性改革,這比較困難,涉及保護知識產權、市場准入等。第三個方面最難,以往的歷史表明,中國在遵守協議履行方面做得不好,因此,關鍵問題是,有什麼機制確保協議能夠落實和執行,如果有人不按協議執行,懲罰措施是什麼。

談判解決迫切問題

他相信談判能解決最迫切問題,而迫切的貿易問題最易處理,料可得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而方案會得到中美雙方認可。但有關市場開放、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未知中方會否屈服於美方要求。「我認為,達成一個中國可以接受的、我們可以接受的、解決所有關鍵問題的合理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很高。」羅斯對CNBC說。
對於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首日談判時前往會場看望,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證實,副總理劉鶴列席首日的會議。陸慷說,劉鶴做為中美經貿磋商中方的牽頭人,看望雙方的磋商代表亦是情理之中。

有利台企跨境交易

貿易戰已經影響企業併購決定,根據安永每年調查2次的《全球資本信心晴雨表》報告顯示,企業對從事併購活動的胃口大幅減少,計畫件數呈現四年以來低點,最主要因素為地緣政治風險增高。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可能是台灣企業的利多。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指出,中美貿易戰雖然造成全球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但從另一角度思考,若台灣企業希望到美國進行跨境交易,由於此時美國賣方對於中國買方較多審核門檻,對於台灣買方的好感度相對較高。此外,台灣買方在併購談判過程中,大多出價及態度務實,讓多數美國賣方願意繼續進行談判;若台灣買家表現誠意、認真出價,減少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將大幅提升併購成功機率。

(記者/許昌平、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