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旺報-綜合報導

2019-02-21・旺報-綜合報導
美中草擬備忘錄 終結貿易戰

外媒披露 貿戰開打七個月來最重大進展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月21日證實,中美貿易談判工作層級的會談2月19日已經(在華府)展開,21-22日開始高級別磋商(即大陸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長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會商)。外媒則披露,中美雙方正針對最主要爭議草擬備忘錄,這是貿易戰開打七個月來最重大的進展。

路透報導,在華府談判的中美官員就結構性議題草擬了六項諒解備忘錄:強制技術轉移、網路盜竊、知識產權、服務業、匯率、農業及貿易非關稅壁壘。

10條清單減對美順差

但消息人士警告,談判最終仍有可能失敗;不過,如果能達成諒解備忘錄,顯示在大原則及關鍵問題具體承諾方面,已獲得中國書面同意;雙方也正在討論協定的執行機制。

中美談判代表也在研究一份大陸可削減對美貿易順差的10條措施清單,其中包括購買農產品、能源和半導體等產品。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新華社資料照片)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新華社資料照片)

21日起,劉鶴將再度以習近平特使的身分赴美談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成曉河向《聯合早報》表示,劉鶴此行可能會代表習近平簽署一些文件,超越他上一輪訪華盛頓所取得的進展。

談判成果以文本固定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則表示,透過備忘錄,將中美至今談判取得的成果以文本形式固定下來,這將成為進一步磋商的基礎;但他提醒,即使簽署了備忘錄,也不代表中美不存在分歧。

他判斷,美國3月1日可能採取的策略有3個:一是將中國商品關稅從10%上調至25%;二是改為不徵收關稅;三是延長談判期限;最後一個選項可能性最大,因為美國要求中國承諾的結構性改革是長期布局,給予更多時間緩衝是較現實的選擇。

美強硬要求 陸補貼新能源車或生變

由於美方在貿易談判中強力要求中方停止對企業的補貼政策,今年大陸官方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遲遲不公布;此外,去年6月12日起,大陸施行新的新能源車補貼標準,其中,續航力在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乘用車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其他有關車型的補助也大幅調降。

取消政策補貼一直是美方在貿易談判中的主要訴求,而新能源車的補助更是箭靶。2018年美國貿易機構發布的兩份批評大陸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報告中,就大肆批評中國政府支持相關公司海外投資及動用補貼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2018年11月16日,比亞迪一款宋系列轎車在廣州車展亮相。(新華社)
2018年11月16日,比亞迪一款宋系列轎車在廣州車展亮相。(新華社)

美國《大西洋月刊》更在1月28日的報導中點出,汽車行業被大陸官方作為補貼的典型,據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報告,中國政府從2009年到2017年在電動汽車領域從研發到補貼等各方面支出資金超過了580億美元,占該行業總銷售額的比例達到驚人的42%。

大陸業內人士認為,從中國談判代表的表態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大概率不會提前全面退出,但補貼制度將進一步規範和透明化,「中國或許不必完全終止所有補貼,對於電動汽車,中國已經放開了股比限制及外商投資限制,允許更多外國公司參與」。

1月12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大陸工業和資訊部部長苗圩發言表示,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2019年補貼政策,總的原則是在確保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後,產業不發生大的波動;分階段的釋放退坡所帶來的壓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過大,帶來大起之後的大落。顯示,大陸官方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會調降,但卻是逐步進行。

受累中美貿戰 亞洲對陸出口減少

受到貿易戰影響,大陸對美出口增幅放慢,連帶也減少對亞洲各國的進口。日本財務省2月20日發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1月分對陸出口額同比大幅減少17.4%,日媒分析,受中國經濟減速影響,對華出口低迷的不僅只有日本,還向韓國和台灣等零部件供應網的亞洲各國和地區擴大;如果因中美貿易戰而將對美生產基地向中國以外地區轉移的動向擴大,亞洲的對華出口下滑可能進一步加速。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1月的對陸出口額為9581億日圓,跌破1兆日圓大關,連續2個月同比減少,而且減幅較上個月的7.0%進一步擴大。

雖然有農曆春節的因素,但野村證券分析師高島雄貴表示,「即使剔除春節的影響,實際對華出口依然大幅下滑」。1月分,除汽車等部分產品外,日本眾多產品的對陸出口均出現下滑,半導體製造裝置減少了約25%、IT等設備減少了約39%;此前一直表現堅挺的化工產品和金屬製品也減少了1成左右。

報導還提及,台灣1月的對大陸出口也同比減少7.5%,連續3個月減少,主要原因是向大陸智慧手機和伺服器等組裝工廠供應的零部件等產品出口表現低迷。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