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旺報-綜合報導

2019-04-02・旺報-綜合報導
陸推協議式惠台 新招促政談

對台三部曲繞過官方 綠政府無力招架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惠台36條措施,大陸涉台人士透露,這等同是大陸單方面給台灣的類似司法惠台協議,也代表惠台已經從國台辦的31條惠台綱領,到各省市惠台,走入各部委的專業惠台,民進黨執政下的陸委會與海基會除文書工作與批評大陸外,全面被虛級化,並讓兩岸政治談判日益無法避免。

大陸涉台人士說,自服貿協議卡關,面對民進黨可能上台,北京當時就已思考單方面對台舉措,在陳水扁時期,考量大陸國力尚未全面崛起,只能先反獨;現在大陸已完全具備單向做對台工作的實力。

大陸最高院最近發布司法惠台,圖為深圳前海法院開庭現場。(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最高院最近發布司法惠台,圖為深圳前海法院開庭現場。(新華社資料照片)

習宣示強化惠台利民

大陸國台辦2018年初頒布惠台31條措施,開啟單邊惠台戰略三部曲,國台辦的31條惠台,可以當成是惠台總目錄,其後大陸31個省市因地制宜,發布各自的惠台措施,這是第二部;同年9月,大陸趁勢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在法律上完善讓在陸台人與大陸人民有相同待遇,讓台胞能有類似大陸民眾的身分。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兩會期間,參與全國人大福建省代表團會議時強調,要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去做」。大陸涉台人士說,這代表惠台不會停。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司法服務的若干措施》,共有36條措施,包含便利台胞使用居住證作為訴訟的身分證明、積極開放台胞參與大陸司法工作,其中要求法院在對台胞採取人身限制時,應在24小時內通報家屬,這些都是不小的突破。未來,能夠預期大陸各機構、單位,也將給予台胞便利的同等待遇。

迴避談判空間愈來愈小

消息人士說,最高院的36條,其實也可以透過兩岸談判再落實,現在談不了,那大陸就直接給,民進黨當局對這種做法,完全使不上力,因為連類似協議式的惠台措施,大陸都能單向、直接給與;反過來說,大陸並不需要台灣給相應的利益。台灣也要想想,當對台工作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兩岸迴避政治談判的空間,愈來愈小,真的需要兩岸在共同政治基礎下,坐下來好好談的,是政治議題。(記者呂佳蓉)

旺報觀點-北京長遠布局 台愈早談判愈有利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惠台36條,堪稱大陸惠台又一新里程碑,其一是在兩岸關係有利於台胞部分,民進黨政府已完全無能為力,其二是北京正長遠布局,即便2020年國民黨上台,也要面對政治談判問題,其三則是利用靈活與全面性惠台,讓兩岸結構任誰上台都無法逆轉。

當事雙方兩造之所以要簽協議,約莫兩種情況,一是實力相差不遠,要平等互惠與互補,另一是一大一小,小的怕被吃掉,透過協議來保護。1990年代兩岸破冰交往時,實力差距不大,各有所求,有事務性談判需要;如今大陸GDP是台灣22倍,台灣仍有求於大陸,但大陸已經不太需要台灣為其做什麼。

2013年6月,時任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左)與時任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右)簽署服貿協議。(新華社資料照片)
2013年6月,時任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左)與時任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右)簽署服貿協議。(新華社資料照片)

蔡政府上台後,大陸主動出擊、操之在我,同等待遇推出後,我們要問的是,兩岸的事務性協商,還有什麼或是還剩什麼可以談?2020年如國民黨上台,國台辦主任與陸委會主委熱線恢復,兩岸各類通報機制也恢復,除一些偏向技術類的事務,兩岸除政治以外還可以談判的事項,所剩不多。而且許多經貿議題,逐漸躲不開兩岸的政治定位問題。

太陽花學運爆發後,兩岸已簽定的服貿協議至今無法實施,當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感嘆,我們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原本兩岸啟動商談ECFA的時間早於中韓FTA,大陸先對台開放服務業,如今,南韓已享受到大陸服務業開放的果實,台商在惠台下,雖能共享大陸商機,但無法搶占先機。

打鐵還須自身硬,只要大陸經濟持續發展,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在民進黨不敢亮法理台獨的底牌下,兩岸結構已無法逆轉,國民黨就算於明年再度執政,想以只固守事務談判,已無法因應習五條後的兩岸局勢,況且在經貿協議上,台灣已經趕了晚集,在政治上如再不面對,恐怕要面對的是曲終人散。(連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