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旺季剛剛結束,但市場對於年報內容的質疑卻有增無減。其主要原因在於,今年發布的年報中,有越來越多公司的董監高管們搶在監管部門提出意見之前,率先對自家公司的財報「發難」,質疑其財報的真實性,而這場董監「揭竿而起」的風潮,主要則是因為大陸監管層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導致部分董監事為了自保而選擇「說真話」。
根據券商中國的報導,今年A股上市公司董監事們選擇在年報中「說真話」的比例大幅提高,「無法保證年報真實、準確、完整」已成為各家公司年報中的「流行語」。
赫美等撇清 市場議論
其中,繼田中精機董事龔倫勇直言公司年報「虛假記載」而引起軒然大波之後,趕在最後期限揭露年報的赫美集團(現為「*ST赫美」)也成為近期市場議論的新熱點。該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等高管紛紛在年報中表示:無法保證公司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另外,同樣是質疑公司年報的真實性,ST康得新董監高管們人數明顯更多,且動作更激烈。不僅楊光裕、張述華、陳東等多名獨董對公司帳面資金及採購提出強烈質疑外,在年報發布當日及之後,獨立董事陳東及董事會祕書杜文靜隨即辭職,主要原因就在於針對公司財務報告有高度質疑。
除了赫美集團、ST康得新、田中精機外,包括航錦科技、*ST華信、ST西發、ST秋林、銀鴿投資、文化長城等多家公司的年報也遭遇了董監高管們的撇清。
會計報告 也明顯趨嚴
市場人士指出,董監事對自家公司財報的公開質疑,主要原因來自大陸監管部門對年報審查處分力度不斷加強和對違規行業的從嚴監管,使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董監高選擇在年報中「說真話」,以免惹禍上身的情況發生。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上交所全年發出紀律處分和監管關注函件分別為78單和80單,涉及89家上市公司,462名董監高和8名仲介機構相關人員。全年共發出公開譴責32份,公開認定22人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管。其中對違規性質極其惡劣的5名責任人公開認定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事。
另外,受到上述情況的影響,大陸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也明顯趨嚴,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的統計,有8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有39家上市公司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記者/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