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年刮起80年代藝術文化熱,回顧台灣在這段時間亦在流行音樂上引領風騷,而當時拿錄音帶放入隨身聽的畫面,如今已然成為復古的旋律,且由流行專輯的風向,亦可看出兩岸在音樂上的互動。
近日迪化207博物館推出的「聽。錄音帶與你」特展,向大眾徵集錄音帶展出,共計有51人將自己所藏錄音帶提供出來,從中則不難看見時代軌跡,從早期懷著思鄉情懷而誕生的京、崑戲曲,到國台語老歌、民歌,乃至西洋音樂均在這上千卷錄音帶中反應出時代印記,從早期歌手、歌曲、戲曲多是由對岸而來,到鄧麗君、民歌「反攻」影響了大陸幾代流行音樂發展。
當時還有代客錄音服務
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指出,此次徵集來的錄音帶中有趣的現象:重覆率最高的是電影音樂《真善美》,其次為王靖雯(王菲)的《天空》、周華健《花心》、巫啟賢《太傻》、陳淑樺《夢醒時分》,均可見是當時紅遍大街小巷的熱門專輯。
大稻埕「第一唱片行」第三代負責人李玲玲回憶,在錄音帶的全盛時代,當時的唱片行往往還有「代客錄音」的營業項目,市場上國、台語歌的熱門歌曲,端看上門的消費者指定錄的歌曲便知,有別於電視上的流行金曲,市井的唱片行排行榜往往更真實貼近消費者,而自己的父親,一手創立「第一唱片行」的李錦祥,更是練就了一張專輯或一首歌,聽上3分鐘便能判斷會不會大賣的本領,當時不少唱片公司也會為了想了解當紅的題材、節奏,特別來上門求教。
和錄音帶交織生命故事
作為唱片行老闆的女兒,李玲玲從小自然是想聽的音樂「聽到飽」,但她表示自己仍花錢買過錄音帶,當時翹家在外「還是很想聽音樂」,生平買的第一張錄音帶是潘越雲的《偶遇》;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表示,走過那個年代的每個年輕人,都和錄音帶交織著一些生命故事,她1976年來台後,猶記得買的第一卷是李健復《龍的傳人》。
「我簡直是著了迷,上班聽、下班聽,磁帶鬆了拿鉛筆轉一轉繼續聽;快轉找歌總是發出嘰嘰聲,而且算好時間,還是永遠會轉過頭。」陳國慈說,這些如今看來倒成為美好的回憶,也因此花了長達半年的時間策展「聽。錄音帶與你」,在今日仍能回味曾經的錄音帶歲月。
(記者/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