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Array

2018-04-20・Array
華人忌諱談論死 生死教育難發展

廣州大學教授胡宜安是大陸第一個開設《生死學》的教授,由於沒有教學經驗可以參考,他自行研究出了一套教學模式,甚至傳授學生怎樣寫遺書,讓學生不再害怕死亡。
澎湃新聞網19日報導,胡宜安表示,談及生死往往是很宏大的,但涉及自身的生命和死亡,學生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很多學生在讀到遺書中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時,都很感動,而這個正是他的目的之一,希望透過這個作業,給學生們帶來思考和震撼,意識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不過,這項作業也曾遭到部分家長的質疑和反對,家長會覺得寫遺書、墓誌銘不吉利,不想讓學生寫。胡宜安也不勉強學生,畢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死亡,這也是死亡教育遲遲未能在大陸發展下去的原因之一。
隨著時代進步,「80後」、「90後」的民眾對生死的認知越來越開放,他認為,隨著新人類的出現,未來大家對死亡文化的迴避也會迎刃而解。
正如胡宜安所言,他的《生死學》課程不僅沒有受到學生的忌諱,反而廣受歡迎。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三的梁姓學生說,胡老師的課非常有意思,可以說是該校最受歡迎的選修課,在校外也是很出名的,但他選了三年也沒選上過,常常和同學去旁聽。
隨著課程的發展,胡宜安也在不斷擴大課程內容,除了生與死之外,還將器官移植、臨終關懷、自殺等話題融入課堂。他編著的生死學教材《現代生死學導論》,成為了不少大學開設《生死學》課程的教材之一。
為了讓更多學生瞭解這門課,胡宜安還將課程放到了網路上,收到不錯的反應。

(記者/林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