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旺報-綜合報導

2018-07-19・旺報-綜合報導
北京扶持實體書店 有升級版

今年起 每年投入5千萬人民幣

喜歡上實體書店挑書買書的北京人有福了,2016年起施行的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政策有「升級版」。北京市人民政府從2018年開始,將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每年增加到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扶持書店數量增加到約150家。

隨著電子商務平台興起,實體書店的衰落似乎成為趨勢,由於存在價格差,人們從實體書店查詢到需要的書籍後並不購買,而是將錢花到電子平台。可以說,實體書店的功能從「銷售」轉變為「展示、查詢」,長此以往,實體書店利潤下滑,無力承擔高昂的房租等營運成本,只能選擇倒閉。

民眾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查看釣魚台地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民眾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查看釣魚台地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先實現一區一書城

事實上,書店除了產生經濟行為,也有提供民眾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實體書店不僅是心靈棲息之地,也反映一座城市的底蘊。
然而數據顯示,北京每萬人擁有實體書店不到1家,這一指標明顯低於倫敦、紐約、東京、巴黎等世界城市。面對這種發展困境,北京市為實體書店的發展指明方向。
根據陸媒報導,17日發布的《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北京將建立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目前規畫分為3部分,首先是實現「一區一書城」,保證16區每區有一家大型書城。
其次,在重點街區、人口密集區等建設,改造和新建200家標誌性特色書店;另外,鼓勵國有和社會資本與社區圖書館合作,創建新型閱讀空間。

北京探索將書店和圖書館結合。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閱覽大廳。(新華社)
北京探索將書店和圖書館結合。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閱覽大廳。(新華社)

推動參與文化活動

早在2016年,北京市就拿出1800萬元扶持資金支持京內71家實體書店發展。此次措施將再推動鼓勵實體書店參與圖書節等各種品牌文化活動,為讀者提供圖書推薦、名人講座、讀書沙龍、讀書會、讀者見面會等服務。
陸媒報導,北京市這項措施將讓實體書店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更加突出,也為書店提供多種發展思路。不限於圖書銷售這種單一盈利手段,實體書店透過打造文化氛圍,提供多種增值服務,延長讀者停留在書店的時間,刺激讀者的消費需求。這其中,差異化是實體書店生存並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

1月11日,讀者在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翻閱童書。(新華社)
1月11日,讀者在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翻閱童書。(新華社)

(記者/王曉鈴)

旺報觀點─北京逆水行舟 支持實體書店

北京當局現正積極推動「一區一書城」,全力打造「15分鐘閱讀圈」;隨著地標之一的金石堂書店城中店6月熄燈,早就榮景不再的台北重慶南路「書街」,則逐漸邁向名符其實的「商旅街」。兩相對照之下,更加讓人不勝唏噓!
不只北京,近兩年來包括山東青島、安徽合肥、福建泉州等地,都陸續傳出打造「15分鐘閱讀圈」的訊息。17日發布的《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宣示至2020年北京將建立實體書店發展的新格局,今年起北京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每年將增至5000萬元人民幣,扶持書店的數量將增至約150家。
在網路時代支持實體書店的發展,難免予人「逆水行舟」之感。近10年北京實體書店面臨倒閉潮來襲,甚至有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海淀區近千家實體書店居然無一獲利。近年來實體書店行業雖小有復甦,但影響實體書店生存與經營的難題,包括在台北讓老牌書店被迫自「書街」出走的高房租,同樣也是北京當局面臨的課題之一。
對此,北京市政府開出的藥方,包括把之前針對實體書店的綜合評價獎勵,轉為直接對租金進行補助、且不低於四成;並重點鼓勵跨界融合發展,支援設立特色書店,以求力抗電子書、網路書店的衝擊威脅。
當局推出再多的政策,也僅能發揮初期引導、扶持的作用,讓有心的經營者與實體書店跨進門來。至於後續如何經營發展、真正登堂入室,進而串連成「15分鐘閱讀圈」,影響城市整體的文化氛圍,仍有待眾業者逐步自行摸索、共同攜手前行。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