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旺報-專題報導

2019-11-16・旺報-專題報導
資金返鄉 台遇重生契機

貿戰+全球追稅 台廠部分轉至東協或回台投資

近來全球局勢詭變,中美貿易戰陰霾籠罩,加上全球肥咖條款與避稅天堂經濟實質法陸續上路,台商的海外資金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政府明訂台商資金回流法,提供台商「錢袋子」去處,這些資金若妥善運用,將為台灣經濟成長釋放更多的動能。
在中美貿易戰促成亞洲產業鏈重組與全球各國追稅壓力下,讓台商資金從去年起逐漸返台投資,加上今年8月《資金匯回專法》上路後的境外資金採優惠稅率吸引匯回,牽動台灣產業鏈與資金回台之後的流向商機。從工業土地廠房的價格、金融財管商機,以及未來引流對產業直、間接投資等,凝聚成幾十年一遇的台商資金返鄉大潮。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從去年發動中美貿易戰以來,基於對大陸出口至美國商品被多階段加徵懲罰性關稅,透過大陸製造外銷美國的台廠同遭波及,加上大陸本身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為分散風險導致亞洲產業鏈重新布局,台廠產能部分轉移至東協國家,另一部分選擇回台投資。

資金匯回專法 啟動

這進而刺激回台投資潮從去年開始發酵,政府也順勢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各項補助誘因,除仁寶、英業達、巨大、廣達等大廠外,近日全球手機鏡頭模組最大供應商「相互公司」也返台投資超過33億元,至今累計152家台商、預計投資規模6270億元,據傳後續還有2家電子大廠跟進,規模有望上看7000億元。除大型台商回台投資設廠外,過去也有許多企業與個人的境外資金因稅務原因難以匯回到台灣。
經跨部會多番協商下,《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也在8月中上路,祭出「限定2年」專法,開放台企與個人可申請境外資金匯回,首年稅率8%、次年10%,匯回資金進入專戶進行指定產業的實質投資後,未來可退回50%稅款,並開放資金5%自由運用、25%可做金融投資。
財政部指出,該專法1年持平歸估約可匯回4272億元。統計到11月1日,依境外資金專法申請匯回共47案、合計213.77億元。其中企業匯回金額為185.51億元、個人28.26億元;已實際匯回41.43億元、課稅3.28億元。
從現階段來看,透過《資金匯回專法》的申請案件數仍不算太多、金額也不算高。對此大型事務所稅務會計師認為,多數台商與個人還處於觀望態度,由於該專法有2年期限,不見得要上路後馬上申請,畢竟資金回台後要進入專戶控管長達7年,研判申請的高峰期應該會落在明年初。

證交所積極推動台商回台上市。(本報系資料照片)
證交所積極推動台商回台上市。(本報系資料照片)

專法適用對象 觀望者眾

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黃勝義也認為,該專法的適用對象,比較適合資金本就有規畫匯回,且透過專法繳納稅負較低的台企與個人;另一類則屬於境外資金組成複雜,並難以舉證哪些是所得、哪些不是的族群。
目前申請遞案情形較少除觀望因素外,黃勝義指出,同時也跟擔心回台資金的投資報酬率跟海外落差有關。他透露就有客戶在諮詢時指出,資金回台灣進行金融投資,1年投報率能有5到10%已相當不錯,但海外投資由於標的更廣,近2年就有多達近7成投報率,自然會影響到資金回台意願。
此外,另一個值得注意關鍵是,目前境外資金回台的一大推力來自全球加速並擴大CRS(共同申報準則)下的稅務資訊交換,這讓許多人在海外避稅天堂的金融帳戶越來越無所遁形。

《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也在8月中上路。圖為華南銀行香港分行。(本報系資料照片)
《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也在8月中上路。圖為華南銀行香港分行。(本報系資料照片)

資金難轉移 改購不動產

黃勝義指出,由於各國資訊交換都屬金融帳戶,其他財產資訊尚未包含進去。據了解,有些人在資金難以轉移下,也改選擇購買不動產來轉換不知該停泊在哪裡的海外資金。
但由於境外資金匯回專法規定,有25%可交由金融機構如銀行代為投資操作,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張瑞峰說,這塊必須經由銀行的信託或全委託,進而形成巨大商機。
不光如此,因為專法中更要求資金需進行產業直、間接實質投資,這部分要經由創投或私募股權基金等管道,也都是銀行業可提供服務的範圍。因此讓整體銀行業紛紛摩拳擦掌爭食,如匯豐、渣打銀行高層都透露,已對此成立專門小組進行準備。(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