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旺報-綜合報導

2020-04-14・旺報-綜合報導
無人機市場卡位 台抱團拚出路

陸官方支援、民間投資活躍 台可從高端領域下手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陸無人機防疫再度吸引人們的目光。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發言人張揚表示,大陸在推動無人機產業鏈所挹注的政府資源與民間群募能力是產業能領先全球的主因,對此,台灣業者更應根據各自強項,將合作提升至國家隊層級,才好形成台灣品牌投入國際無人機市場的競爭。

張揚認為,大陸除大疆,尚有100多家相關廠家;對於大陸優勢,他分析,競爭力並非只是製造成本降低,而是來自品牌的建立,在大陸市場,只要稍具規模的廠家,便有較大機會能擠入國際品牌席次;其次,在政府鼓勵下,民間投資活躍,使陸資產業研發初期的資金取得占有優勢;另以深圳為例,生產製造能力、與產業的上下游匯聚程度都優於台灣,致力於降低生產組裝成本,就能加速無人機零組件製程發展。

聚焦即時傳輸能力

對於台灣無人機的出路,張揚認為,大疆零組件原先有70%出自台灣,但熱銷後取得資金再提高自製研發比例,台灣就失去優勢;張揚建議,台灣可順勢轉向後端伺服器、人工智慧、加密技術等高端領域。
他表示,由於具備傳感器、雲端儲存、智能分析與傳輸的研發技術人才,台灣仍具一定的優勢,若能再融入跨界的新科技整併應用,仍有機會在國際高端元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次,囿於歐美國家對大陸個資保密、加密的信任力不足,隨著無人機雲端消費、金融、圖資上傳與下傳,還有瞬間加密技術的需求明顯,台灣可由此切入;另外,台灣可著重克服目前無人機即時傳輸能力的不足,在5G外,發展低空域傳輸(400呎以下)、近地軌道衛星(2000公里以下)設備。

▲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與台大為緊急醫療項目進行共同演練。(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技術委員會提供)
▲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與台大為緊急醫療項目進行共同演練。(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技術委員會提供)

接地氣進攻農業

在產業部分,台灣是農業技術大國,對無人機傳感器應用於農林漁牧、環測等研發,例如:多光譜儀、雷射光、空汙、磁能、核能、核種探測,最直接創造龐大商業利益,亦可關注;其它包括渦輪引擎微型化、後端影像處理的人工智慧技術及仿生無人機也都是可發展的新領域。
張揚建議,台灣業者應團結起來提升國家隊的戰力,形成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力的台灣品牌,「未來很可能跨越目前大陸消費型無人機『一人一機』的主導市場;當無人機產業滾動式進入工業運用與服務時代,台灣應把握時機,藉關鍵技術及早卡位。」

▲廣東開平,無人機參與水稻播種。(新華社資料照片)
▲廣東開平,無人機參與水稻播種。(新華社資料照片)

台無人機未來在商用

大陸無人機雖然全球市占率居冠,但隨著應用領域持續擴張,台灣業者的機會仍持續出現。綜合研發機構與業界的看法認為,大陸無人機產業主要是以能量產的消費型無人機為主,台灣可朝商業型無人機市場發展,藉由跨領域的系統整合,創造加值應用與多元服務,開發新商機。據高盛保守估計,由消費、商業及國防無人機構成的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
對於無人機市場的發展,工研院控制核心技術組組長彭文陽分析,大疆草創時期,包括ICT元件、攝影鏡頭、射出機殼、飛控電腦硬體都是由台廠供應,但因大疆從消費型無人機著手,可大量製造,加上後續併購與創立飛手訓練學校,建立起生態系,目前,在無人機的硬體與產業規模上,台灣無法相比。
經緯航太科技公司執行長羅正方分析,受益於政策補貼,大陸的消費型無人機數量龐大,台灣難以競爭;不過,他也認為,一般市場認為大疆市占率達70%,事實上,這僅在消費型無人機的部份,而消費型無人機只占1000億美元市場的14%,這意味,台灣可以透過商業型無人機參與其它86%的無人機市場。
羅方正表示,商業無人機雖然單價較貴,但台灣的無人機安全性、資安保障較可靠,若再加上既有強項如資通訊產業或透過加值應用形成新服務業,台灣的無人機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他強調,系統整合歷來就是台灣的強項,「台灣應該要透過無人機建立商業模式,而不僅是賣一台賺一台;數量上台灣雖不及大陸,但商業型無人機創造的市場利潤卻多很多。」
展望市場前景,兩人都認為,兩岸都將東南亞視為未來主戰場,尤其,東南亞國家多是農作物出口國,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相對重要;台灣的農業技術備受世界肯定,若將AI、物聯網、雲端等技術與無人機加以整合,配合當地調整硬體、圖資、GPS訊號,以至於營運管道與服務,或將在東南亞有所突破。

(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