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旺報-連線報導

2020-09-03・旺報-連線報導
外商捨陸短鏈 在地生產效益差

台商叫苦 指大陸以外都是「長鏈」

在中美貿戰及新冠疫情的雙重壓力下,輸往歐美,特別是輸往美國的產品在採購商要求下,必須在大陸之外設廠,但捨棄產業鏈最完整的大陸,另建產業鏈,讓台商叫苦連天。一位台商大罵,什麼短鏈(在地生產),大陸才是最短鏈,大陸以外都是「長鏈」,比在大陸生產困難許多。

為了迴避美國對大陸新增的平均25%關稅,也為了因應疫情造成的國際移動困難,許多國際品牌商紛紛要求原本在大陸的供應商,必須在大陸以外另建供應鏈,就近供貨或是迴避美國的懲罰性關稅,如果供應商無法在大陸以外設廠,訂單就被取消。

回台租廠募工不易

一名在江北的台商過去主要負責供應車廠的電子零件,在1月23日武漢封城前,國際訂單占4成,大陸本地訂單占6成;由於國際車廠訂單大、單價高,這家台商電子廠向來都是優先供貨給國際車廠,而大陸的訂單小、單價低,加上工廠的產能不足,所以即使大陸客戶親自上門要貨,他也經常無法供貨。

但疫情爆發後,國際和大陸訂單的比重就發生變化,國際車廠訂單驟減,而且能見度很低,經常是這個月追下個月的訂單;因此,當上述台商3月返回大陸後,就調整銷售重心,親自跑大陸車廠洽談新訂單,把外銷比重降到2成,內銷提高到8成,但整個營收還是掉了快2成。

▲大陸產業鏈完整,圖為8月17日,工人在天津一家科技公司生產線進行組裝工作。(新華社)
▲大陸產業鏈完整,圖為8月17日,工人在天津一家科技公司生產線進行組裝工作。(新華社)

還有一位生產特用插頭的台商,應美國採購商的要求,回台租廠,但是找不到足夠的工人,即使提高加班費,台灣員工也不願加班;不得已,只好又到菲國設組裝廠,但當地設廠手續比大陸麻煩許多,光是申請個加工出口廠的執照就花了快1年的時間,所以,只能在當地先租3家工廠,但當地工人工作效率差,使得單位產量比大陸廠降了3成。

缺貨 美商被迫加價

特別是菲律賓的產業鏈不完整(找不到合適的銅線、塑膠皮),上述台商只能先在台灣生產銅線,再用船運往菲律賓作最後組裝,然後再用船運往美國。但是台菲之間、菲美之間的海運船班比大陸少多了,以致於整個交貨時程大大拉長。

由於大陸輸美關稅比其他地區高了25%,美國客戶原先很「囂張」地要求上述台商除非到大陸以外設廠交貨,否則就取消訂單,但結果,台商很多輸美產品還是從大陸出貨,而且客戶最後還同意分攤關稅。

台商分析,很簡單,在大陸以外,即使是產業鏈最完整的越南,出貨量仍然遠不及大陸,無法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所以美國採購商只能被迫提高採購價格,並分攤部分關稅。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