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試驗場進行漁電共生文蛤養殖試驗,收成率達4至5成,與一般文蛤養殖池收成率差不多,消除漁民對漁電共生的疑慮,目前已有漁民前往水試場詢問漁電共生事宜,有可能發展為新型態的文蛤養殖。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為推廣漁電共生,2018年底於台西試驗場對文蛤進行漁電共生試驗,去年底首次收成達4至5成,今年5月再次放養文蛤苗,目前生長情況良好,預估明年初收成率也在4至5成左右,引發漁民跟進意願。
台西試驗場副研究員周昱翰表示,文蛤漁電共生占地2公頃,由於養殖物以文蛤為主,因此採用立柱式水池,與養殖魚蝦的浮筏式水池有所不同,其太陽能發電板遮蔽率分為4成與7成兩種。
經試驗,遮蔽率4成的水池光線較為充裕,文蛤育成率較佳,遮蔽率7成的水池雖然發電量多,但育成率相對減少,因此將推廣遮蔽率4成的漁電共生方案。
周昱翰說漁電共生藉由太陽能板的遮蔽,減少陽光直接照射池水,降低因溫差產生的病變,雨水也能從太陽能板的排水系統流出,讓池水水質不至於產生劇烈變化,還有額外發電收入,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新型態養殖方式。
(中國時報/張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