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中時-綜合報導

2019-12-22・中時-綜合報導
8小時如夢之夢 360度說故事

同樣被視為追劇等級的超時劇場,導演賴聲川的作品《如夢之夢》,也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賴聲川表示,他著重劇作的「說故事感」,「要了解一個人的故事,就要透過另外一個人的故事,有很多內在的支線需要鋪陳;要把這些故事說完,就是需要這些時間。」

2000年,《如夢之夢》最初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以3個半小時英語版的呈現方式演出,同年到台北藝術大學首演的正式版本,長度則達8小時,劇中人物角色生命狀態互相交織的狀態,讓觀眾大感驚奇,讓之後的巡演一度一票難求。

「故事是從這句台詞開始的:『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賴聲川表示,他最初編創時,大綱架構就比一般戲還要長,「一般劇本大綱大約3、4頁,這部作品的大綱我寫了29頁;原本預定演出的時間是12小時,後來考量觀眾散場的交通方式,變成8小時。」

《如夢之夢》裡面出現的角色,包括剛從醫學院畢業的醫生、一個住在巴黎的寂寞女人、一名在上海獨居的老太太、老太太年輕時所遇見的法國外交官等。時間從民初到現代,空間則從台北、巴黎、上海、北京到諾曼第。

時間雖長,賴聲川表示,《如夢之夢》另一個特點是,「不允許觀眾走動和離席,必須一口氣看完演出。」

此外,劇中採用的360度環狀舞台形式也特別,舞台在觀眾的四面八方,被演員圍繞著演戲,像是坐在「蓮花池」裡,有別於一般坐在台下,看著前方台上演戲的「鏡框式」舞台,看戲視角特別。

值得一提的是,賴聲川醞釀10年的作品《曾經如是》,近期在上海登場,賴聲川說,這部可說是《如夢之夢》的姊妹作,「劇情並不是真的互為前因後果,但篇幅長、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以及舞台演出形式,都有類似的地方,透過燈光的變化,演員會出現在觀眾不同方位演戲。」

(中國時報/李欣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