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變遷及飼養技術的演進,早年台灣一些獨特的飼養文化已不復見,甚至連聽都沒聽過,以「趕鴨逃冬」為例,這種台灣早期農業時代因應物資缺乏發展出的養鴨模式,如今早已消失無蹤,宜蘭縣政府今年所舉辦的「2020鴨鄉鴨香活動」特別以「趕鴨逃冬」為主題,復刻早年有如逐水草而居的養鴨場景,並邀請大家一同品嚐「逃冬飯」,感受早年養鴨人家的樸實生活。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台灣早期農業時代,養鴨農在物資極度缺乏所發展出的鴨子飼養模式,鴨農在稻田完成收割後,將鴨群趕入田中啄食掉落的稻穗,因南部的稻穀比較早熟,鴨農便將飼養的鴨群由南一路趕到北,大約經歷了3個月的時間後,鴨子已經長大成熟可以出售,而這也是台灣俚語「今年要有好年冬,就要叫有鴨」的最佳寫照。
今年縣政府輔導宜蘭縣養鴨生產合作社舉辦「2020鴨鄉鴨香活動」,特別選定「趕鴨逃冬」為活動主題,除了仔細介紹早年刻苦地養鴨過程,也邀請大家一起品嚐鴨農只求方便攜帶、能溫飽就好的「逃冬飯」。
所謂的「逃冬飯」內容相當簡單,就是白米飯、薑片、菜脯、花瓜,以及如果在路邊見到,就近採摘臨時用來加菜的「過貓」,連盛裝的容器都是以野薑花葉來替代;鴨農在吃了大約3個月的克難飯,並將鴨子順利出售後,才可能回到家,與家人一起吃頓豐盛的團圓飯。
(中國時報/胡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