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8・中時-綜合報導

2018-12-08・中時-綜合報導
發展智慧自駕車 台灣潛力無窮

竹科從業員工高達13萬人,如何運用智慧交通改善尖峰時段壅塞問題,並衍生效益替產業帶來新商機,已成各界關注議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石育賢認為自駕車設計將會顛覆汽車生態系統,園區、工研院及清交大可做為思考方向。

科管局及工研院等單位6日舉辦「未來城市.智慧交通」交流會,石育賢以英美日法等國家自駕車發展現況,分析智慧交通與自駕車產業趨勢及市場商機,指立法院今年11月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台灣有條件發展自駕車,不是在做「玩具」。

石育賢指出,經濟部明年起接受無人載具科技實驗申請,在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及台南提供場域做不同自駕車的示範測試,且台灣有13縣市曾入圍全球智慧城市,智慧手機普及率位居世界第二,通訊和車輛產業聚落完整,都是發展自駕車的關鍵要素。

更重要的是,台灣IC設計、IC載版、印刷電路版及電動代步車位居世界第二,並有FB、Google等國際大來台設置研發中心,加上台灣2025年老年人口超過20%,夜間宅配和環保回收勞動力缺乏,酒駕、三寶駕駛事故率高,70歲民眾將回收駕照等,讓台灣發展自駕車的潛力無窮。

石育賢建議台灣發展自駕車,短期以模組和系統整合為方向,長期開發全自動駕駛系統為目標,以跨部會整合產學研的能量,落實自主化技術。她強調自駕車設計將會顛覆汽車生態系統,設計沒有方向盤的自駕車,園區、工研院及清交大可做為思考方向。

(中國時報/羅浚濱)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