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沿海也看得見沙漠風情,與台灣本島極西點的國聖燈塔相鄰的頂頭額沙洲,位於七股潟湖的南端,經歷曾文溪河道的4次變遷,使得大量的沙土注入台江內海,形成黃沙滾滾的狹長型沙丘景致,這一大片七股沙丘有台版「撒哈拉沙漠」的稱號。
由於位處濱海地區,長期受到季風及地形影響,這裡的沙丘景觀還會因為季節氣候的遞嬗而改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早期因為堆積的沙子掩蓋了防汛道路,台南縣政府時期曾經清理過,數年前燈塔南邊的七股海堤潰堤,第六河川局重建海堤,還運來消波塊當成堆置場,工程期間清運砂子,那時沙丘範圍減少許多。
工程完工後,往來車輛減少,沙子又很快淤積起來,六河局索性用水泥護欄將兩側道路封閉,工程留下的消波塊也被沙子逐漸掩沒,有了這些人工「地基」沙丘結構反而更為紮實,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小沙丘,一直延伸到海岸線。
沙丘的沙質細緻綿密,在每天早晨及黃昏時分氣溫較低,走在沙上不會燙腳,是造訪的好時機,白天可見沙丘與藍天相映襯,黃昏時則能看出沙丘輪廓,飽覽夕陽美景,往前走過沙丘,就是海灘,脫下鞋襪踩踩浪花,十分愜意。
由於此地交通由防汛道路連接,較為不便,反而成了祕境,建議沒有開車的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抵達七股鹽山之後,再轉乘計程車,從鹽山出發車程大約20分鐘;自行前往者有兩條路線,一是從黑面琵鷺保護區沿著北堤堤防走,到達國聖燈塔後就能看見,另外是從六孔碼頭方向前來,同樣沿著堤防走到盡頭就可到達。
(中國時報/莊曜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