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中時-專題報導

2019-04-08・中時-專題報導
陶藝工作者林文嶽 藝術種心田

白河白 關嶺青 蓮鄉元素令人驚豔

藝工作者林文嶽以蓮鄉白河為創作養分,在釉藥裡加入蓮蓬灰、關子嶺的溫泉泥,開發出獨有的《白河白》與《關嶺青》釉色,不同於大陸景德鎮的白與宋朝汝窯的青,讓來自廣東、北京的收藏家為之驚豔。

林文嶽,1962年生於台南白河崎內里,就讀國立藝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畫組,離鄉北上,退伍後回白河,就此展開創作生涯。2018年初,他自費出版《四十年猶入門─林文嶽學藝之路》,回顧從後壁高中美工科至今的創作歷程,他形容,書畫與陶藝領域太深奧,要做足功課,再40年都不夠。

自學陶藝 白河給他養分

林文嶽種蓮、賞蓮、畫蓮,依著蓮花生長時序,舉辦春夏秋冬四季茶會,號召200戶志同道合的家庭,共同認養蓮田,每年扣除開銷,還能結餘2、30萬元捐助北台南家扶中心、華山基金會等團體。林文嶽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分享他的創作與人生觀,以下是訪談摘要。

問:你怎麼看自己的創作與所謂的文創?

答:我的創作歷程都在白河,退伍回鄉,跟著黃冠輝父子學交趾陶,再一邊自學陶藝。初期,得靠在白T恤上彩繪蓮花謀生,好些朋友看我種蓮花,又是畫T恤,總會擔心地問「這樣下去怎麼辦?」,我的回答總是「泡茶等花開」。

種蓮花的過程,畫T恤的當下,都是在思考與蓄積出發的能量,這些年來,畫了不下10萬朵蓮花,晨起、睡前必坐在畫室畫上幾筆,畫久了,蓮花已不是長在蓮田裡,而是長在自己心田裡。

彩繪蓮T 筆筆都是思考

陶藝創作也一樣,每個作品,每一窯都充滿變數,只有持續做。近年,我重拾泥塑,用的是白河的磚土,這土缺少可塑性與耐火性,得再加進稻殼灰,不斷調整比例與燒成溫度,老天爺給了很多不同的材料,就看自己怎麼去運用。

現在很多文創品被認為只是以文創兩個字作包裝,文創口號背後應該要有嚴謹的實驗,創意不會憑空來,在教育階段就應灌注創意學習力。

問:這幾年流行「愈在地,愈國際」,你的陶藝作品《白河白》與《關嶺青》就很有在地元素與特色,是否因此獲得更多肯定?

答:「愈在地」與「愈國際」不能畫上等號,得看在地特質能否和世界連結,並不是有在地元素就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吸引到外界注意。在地化也要有很強的論述,再經過親證、實證,才能創造價值,有了價值,才有國際化的「可能性」。

蓮蓬灰調 讓釉色有溫度

以《白河白》與《關嶺青》系列的陶藝作品為例,《白河白》是把白河的蓮蓬灰調進釉藥裡,過去蓮蓬大都被當成廢棄物,幾乎沒人想過加入蓮蓬灰的釉藥可以讓釉色溫潤且彷彿帶有溫度,而《關嶺青》則是在釉藥裡加入白河關子嶺的溫泉泥,透過氧化鐵的還原作用,這抹青色在我看來又帶點蓮葉的青綠,也像雨過天青的青。

北京的收藏家來陶坊參觀時,對《白河白》與景德鎮的白截然不同,《關嶺青》更與大家熟知的宋朝汝窯青瓷成色大異其趣,都覺得是很特別的成色,也很有興趣。當然,從最初把這兩樣在地元素加到我的作品裡,到現在可以較為穩定的燒製出理想的成色,前後努力超過20年,燒出來的試片及燒壞的作品不計其數。

社區扎根 藝術關懷弱勢

問:除了藝術創作,每年舉辦四季茶會及捐助弱勢,已是「白荷陶坊」例行工作與你自己的功課,如何定位自己?

答:與其說是陶藝工作者,我比較喜歡形容自己是在白河鄉下畫蓮花、種蓮花的農夫,努力成為蓮花工藝職人。藝術必須融入生活,和生活有連結,才有生命力,1999年成立白河雅集開始推動親子共學,轉型成蓮想夢工坊希望進一步讓工藝在社區扎根,每年的四季茶席沒有很強的儀式性,就是邀請好友、社區民眾一起喝茶,人與人的接引都只為了一杯茶的清香,認養蓮田的結餘款捐給北台南家扶中心及華山基金會,帶動善的循環,也是感謝白河土地給我創作的養分。

(中國時報/周曉婷)

 

 

挨得住窮 挨得住狐疑眼光

創作試驗沒停過 挑戰大型柴燒

林文嶽《白河白》與《關嶺青》系列作品裡,結合他的書畫創作,長年在蓮鄉白河過著接地氣的生活,信手拈來的蓮花,每一朵都各有姿態,若要說創作的壓力與挑戰,林文嶽說,時間與體力都不可逆,放寬心靜待老天爺是否給他更多的想法,完成自己的功課罷了。

這兩年林文嶽開始大量從事柴燒創作,尤其是等身大型作品,為此,他造了大型柴窯,投入的精神及金錢自不在話下。2017年底,他首度燒製逾210公分的瓶,投柴時的期待與等待降溫的焦躁,都在出窯那一刻,瞥見瓶身一條細長的裂痕時,消失於無形。他形容,看到不成功的作品,不到幾秒時間,心情瞬即恢復平靜,「那個當下已經明白了,就是功夫還不到位,繼續做。」

他在國立藝專時期專研國畫,近年則把水墨畫整合到青瓷,在溫控比以前更準確、材料可以比早期更細緻的創作環境中,要用柴燒燒青瓷仍有相當難度,別說等身的作品不易得,較小型的茶倉,也幾乎是百中取一。「這時就會想,為什麼古人那麼厲害,可以燒出那麼晶瑩剔透或是溫潤如脂的作品?」

他的「白荷陶坊」位在台南市白河區崎內里,也是展場兼茶會場地與工作場所,還闢了一方畫室與茶室,每年的四季茶會籌備期間有親朋好友協助,春來種蓮、搬磚蓋窯等工作都靠自己及太太與一雙兒女打理,「人手不足、經費有限,確實都有影響,但依然得不疾不徐過生活,蓮田給我的啟發就是這樣。」

很多陶藝工作者形容,燒陶等於燒錢,林文嶽說,燒錢是必然,他的起步等於從零開始,也曾經歷向友人借錢擺攤的生活,所幸自己與家人的個性都很挨得住窮,也挨得住別人狐疑的眼光,自己知道為什麼要走這條路,一路走來,他都沒忘記欣賞這條路上的風景,「關於挑戰,只是自己給自己的期許,能再做些什麼試驗和改變,能在作品裡再加進什麼元素,讓美感的經驗與層次更豐富。」

(中國時報/周曉婷)

從賣T恤路邊攤到成立白荷陶坊

泡茶等花開 蓄積能量向前行

在國畫與陶藝創作悠然自得的林文嶽,從不諱言自己國中讀放牛班,只對美術有興趣,少了成績的羈絆與框架,反而能醉心於自己熱愛的領域。已年過半百、習藝40年的他謙稱自己猶入門,以一己之力在偏鄉推動工藝社區化,除了工藝美學的實踐,更有藝術家對土地的回饋。

1995年全國文藝季白河蓮花節舉行時,林文嶽還是個在蓮田邊擺攤、在白色T恤上畫蓮花掙錢的藝術工作者。其後幾年,他藉由寫計畫案爭取公部門補助款讓陶坊的經營能逐漸穩定,再透過多元就業計畫,提供工作機會給社區裡經濟弱勢婦女就業,而今,蓮花節早已盛極而衰沒落多年,林文嶽的「白荷陶坊」卻依然屹立,他的作品不只在台灣,在大陸廣東等地也有私人文物館收藏。

生活在蓮鄉,林文嶽的人生觀從蓮花生態得到啟發,「蓮花的生長就是生命的歷程,春天植蓮,夏初開花,秋天蕭瑟,冬天拾藕,不管有沒有人欣賞,它就是照著四季的更迭在走,我的初衷亦如此,順著自然,生活和創作就沒有那麼難。」

這些想法也落實在蓮花茶道的推廣上,從王羲之「流觴曲水」得到靈感,他在「白荷陶坊」造了小池塘,池塘中種蓮花,周圍再設置一圈人工水道,茶會舉辦時,放有茶杯的托盤在水道中隨著水流前行,賓客可端坐茶席前品味茶師泡的茶,亦可隨意取曲水流觴茶席裡的茶湯。

刻意不講求茶席的儀式性,他說,蓮花茶道是要學習「入、坐、需、荷」的功夫,看似虛無飄渺,仔細思量,喝茶是很自然的事,邊喝茶邊傾聽自己內心聲音,學習與自己對話,不過就是「自在」兩個字罷了。

每一季的茶會舉辦前,林文嶽都會寄邀請函給老友,信裡附上短信,淡淡地講著陶坊最近的工事與他近期的創作成果。參與蓮田認養活動的100多個家庭固定在茶會舉行時聚在一起,有人喝茶,有人寫書法、有人吟詩,彷彿在台南東北一隅的偏遠聚落,出現一個文化沙龍激盪著藝術的對話與想像。

套句林文嶽常說的話,他習慣了泡茶等花開,自己的創作總是慢慢來,站穩一步,再走下一步;同樣的,工藝社區化及蓮鄉工藝美學的建構也急不得,蓄積的能量俱足了,自然會向前行。

(中國時報/周曉婷)


  • 策畫:謝錦芳
  • 執筆、攝影:周嬈婷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