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下單預約座位、單人單座、避開擁堵、從「家門口」一站直達目的地,大陸首條AI(人工智慧)定制巴士(公車)16日在上海亮相。上海市民只需提前預定,就能像打車一樣坐公車,可比傳統公車線路節約30%的出行時間,價格只有計程車的十分之一。對企業來說,開通新線路的時間成本從3個月減少至3天。
AI定制巴士預計3年內將以掃碼乘車為基礎的智慧出行覆蓋全大陸,服務超半數中國人。AI定制巴士成功運行的背後是「公車資料大腦」在支撐。「公車資料大腦」是由支付寶聯合高德、公交雲共同研發的AI智慧出行分析產品,飛路巴士首席營運官崔婷婷稱,公車資料大腦自動設計線路走向、設站、發車班次,如果說網約車是2~3個人拼車,那定制巴士就是40人拼車。
只停小區、辦公樓
大陸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畫院院長張國華認為,這種理想的定制巴士達到了效率和環保的統一。
和傳統公車不同,定制巴士行駛途中不停靠,只停靠小區門口和辦公樓周邊站點,與傳統線路相比大大提升了運行速度。
乘客戴小姐家住上海松江新城附近。過去,她需要從松江新城坐地鐵9號線到張江高科站,加上地鐵換乘,下車步行或單車騎行接駁,耗時接近2小時,花費約12元(人民幣,下同)。自從發現了松江─張江的9路定制巴士,再也不用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了。每個人都有座位,還能睡個回籠覺。
公車變身私家車
戴小姐算算,自從懷孕後,她上下班都是打車,單程在150元左右,即使和人拼車,人均也在70元上下。相比之下,定制巴士單程18元,車程一個半小時。「比坐地鐵快了半個多小時,價格只貴了6元,性價比太高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曾透露,人、車、網路和城市共同協調,才是未來的城市道路。在人工智慧未來小鎮,車在認路,路會認車,互相協調,在城市間形成整體網路。
吳志強帶領的規畫團隊,正將道路和手機APP結合,要上車、下車,與公車實現互動。白天,這輛公車在人工智慧小鎮中穿梭,運行路線是相對定制化的;晚上人比較少,更可以走出一些特別線路,到你家門口彎一下。如此一來,依靠人工智慧,公車變身私家車。(記者/林永富)